其他诗人写的关于,元之的诗,有关,元之的古诗大全

更少结果 (更少结果比更多结果准确)
注:由于字的前后关联、同名等问题的存在,匹配可能存在误差,请自行甄别。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於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於我如浮云。
    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 连昌宫词 —— 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徧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謩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鬬风。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後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後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敧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鬬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後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驯犀 —— 元稹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
    兽返深山鸟构巢,鹰鵰鹞鹘无羁鞅。
    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噉狴牢鱼食网。
    渡江之橘踰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腊月北风霜雪深,蜷局鳞身遂长往。
    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
    乃知养兽如养人,不必人人自敦奖。
    不扰则得之於理,不夺有以多於赏。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
    尧民不自知有尧,但见安闲聊击壤。
    前观驯象後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 新乐府 法曲 美列圣,正华声也 —— 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余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 新乐府 骠国乐 欲王化之先迩後远也 —— 白居易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啓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合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体生疾苦心憯凄,民得和平君恺悌。
    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欢。
    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 乌牙寺 —— 李白

    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
    不取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舆地纪胜》四七《蕲州》引王得臣《尘史》云:「蕲之黄梅有乌牙山,僧舍小诗,曰李太白也,李集中无之。
    」又《侯鲭录》、《西清诗话》、《苕溪渔隐丛话》、《竹坡诗话》等又作《题峯顶寺》。
    〖诗见《尘史》卷中。
    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卷三十收录有关此诗之资料甚衆,其中引《侯鲭录》,或云此为王元之〖即王禹偁〗少登楼诗,《竹坡诗话》则云为杨大年〖杨亿〗幼年时作,《西清诗话》则以为非极亿作。
    王琦亦未能定之。
    诸书引文差异甚大,不具录。
    〗)。

  • 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 —— 王希明

    下垣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
    当门六角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一䨥亦依次。
    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坐边。
    帝坐一星常光明,四个微茫宦者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前依其次,斗是五星斛是四。
    垣北九个贯索星,索口横者七公成。
    天纪恰似七公形,数着分明多两星。
    纪北三星名女牀,此坐还依织女傍。
    元之象无相侵,二十八宿随其阴。
    水火土木幷与金,以次别有五行分。
    (以上三首录《通志》卷三九《天文略》第二)(按:〖1〗《崇文总目》辑本卷四《天文占书类》有「《丹元子步天歌》一卷,王希明撰」。
    〖2〗《新唐书·艺文志》「天文类」云:「王希明《丹元步天歌》一卷。
    」)(〖3〗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校正〈崇文总目〉十七条》云:「《丹元子步天歌》,此但记列星所在,并其象数,使人易识耳,非占说也。
    」〖4〗郑樵《通志·天文略》云:「隋有丹元子者,隐者之流也。
    不知名氏,作《步天歌》,见者可以观象焉。
    王希明纂汉晋志以释之,《唐书》误以为王希明也。
    ……此本只传灵台,不传人间,术家秘之,名曰《鬼料窍》。
    世有数本,不胜其讹,今则取之,仰观以从稽定。
    」〖5〗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袁本〗卷三上录《步天歌》一卷:「右未详撰人。
    二十八宿地歌也。
    三垣颂、五星凌犯赋於後。
    或云唐王希明,自号丹元子。
    」〖6〗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九《天道》云:「《步天歌》,《唐志》谓王希明丹元子。
    今本司天右拾遗内供奉王希明撰,乔令来注。
    二十八宿歌、三垣颂,五行吟,总为一卷。
    」次引郑樵之说,末谓「然则王希明丹元子盖二人也」。
    〖7〗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云:「《丹元子步天歌》,不着撰人姓名。
    相传以为唐王希明所撰。
    郑樵独非之。
    以为丹元子隋之隐者,与希明各是一人。
    然歌词浅陋,不似隋人文字,《隋书·经籍志》亦无此书,其非隋人明矣。
    古天文家未有以太微、天市配紫宫为三垣者。
    《太史公书》,太微属南宫,天市属东宫。
    《晋》、《隋》二志,则分中外宫与二十八宿为三列、而太微、天市杂敍於中宫之次。
    使丹元子果隋人,则唐初李淳风修《隋志》,何不一述三垣之说乎?渔仲好异而无识,欲取俚鄙之歌,驾乎前志之上,所谓弃周鼎而宝康瓠者也。
    」〖8〗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卷三云:「世或谓《丹元子步天歌》是隋时人作,郑渔仲《天文略》亦谓丹元子隋人撰歌,王希明唐人撰释。
    然《通志》天文书目:《丹元子步天歌》一卷,注云:『唐右拾遗内供奉王希明撰。
    』固无丹元子隋人之说也。
    《唐志》五行类,王希明《太一金镜式经》十卷,注『开元中诏撰』则希明乃术数学家,非天文专家。
    」〖9〗罗振玉《雪堂校刊羣书敍录》卷下云:「郑氏《通志·天文略》谓撰《步天歌》之丹元子乃隋人,於前藉无徵,恐未可信。
    」)。

  • 崔徽歌 三 —— 元稹

    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
    (见施元之等《注东坡先生诗》卷十五《百步洪》注引)。

  • —— 杜四郎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一涂(施元之注《苏东坡诗》《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注引《小说》作「杴」)泥。
    (见曾慥《类说》卷二六《後史补》。
    )(〖1〗《後史补》云:「梁园有富家子杜四郎,好接文士,爱为诗篇,时号杜荀鸭,以比荀鹤。
    每有诗即题壁,亲宾或污漫之,即云〖略〗。
    」《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类载《後史补》为「前进士高欲拙擢」。
    因知四郎当为唐末五代间人。
    )。

  • 诗寄赠四明宝云通法师(二首) 二 —— 钱俶

    相望几千里,旷然违道情。
    自兹成乍别,疑是隔浮生。
    得旨探玄寂,无心竞利名。
    苑斋正秋夜,谁伴诵经声。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六册南宋释宗晓编《宝云振祖集》。
    )(按:此诗题下署「吴越国王钱俶」,末附嘉泰壬戌宗晓跋,叙得诗始末,文长不具录。
    通法师卒於宋太宗端拱改元之年,年六十三。
    俶作此诗时已降宋否,尚难考详。
    )。

  • 华清宫词 —— 田锡

    绣岭葱茏浮瑞气,云楼霭阙明珠翠。
    禁城缘岭连九天,一片笙歌如鼎沸。
    我恐紫麟丹凤洲,移於近甸资宸游。
    东将太华为城雉,北以渭川为御沟。
    又疑西王开月圃,白云仙都紫云府。
    碧瑶新宫初构成,借与明皇自为主。
    元之末天宝初,天下太平方晏如。
    万几多暇频游宴,青门道上驰銮舆。
    长乐岐头霸陵岸,新丰市井骊山畔。
    百里烟波锦绣明,宝马香车若珠贯。
    宫中汤泉瑟瑟文,潺湲长以兰麝薰。
    白玉莲花蹙飞浪,珠堂绣殿温如春。
    贵妃承恩貌倾国,三千宫女朝霞饰。
    谢家有女名阿蛮,歌舞织柔柳无力。
    频唤入宫恩宠厚,金粟臂鐶颁赐得。
    秋来岭上霜月明,光照组练金吾兵。
    槐烟柳露咽宫漏,玉笛一轰岩壑惊。
    春来岭下春波绿,夜听琵琶将理曲。
    幽咽轻拢慢捻声,鸾皇引雏啄珠玉。
    尝记乘舆避暑时,御衣轻似红蕖丝。
    翠辇将游石渠寺,探得姚崇乘小驷。
    往来绿树影中行,清凉适称逍遥意。
    荔支顔色燕脂红,生於南海烟瘴中。
    南海地遥一万里,使臣日贡华清宫。
    六宫每从鸾舆到,遗珠落翠长安道。
    百司既奉玉乘归,汤宫横锁黄金扉。
    门戈陛戟旨绣衣,朝钟暮鼓含清辉。
    参差天上朝元阁,往往紫烟飞皓鹤。
    至今碧落星宿繁,犹似当时挂珠箔。

  • 赠王元之出知黄州 —— 郭舆

    杨花飞雪奈愁何,且为湘累赋九歌。
    芳草不堪春鵙早,荒林癋复夜猿多。
    风烟经眼怜新隔,魑魅窥人喜乍过。
    月落横江天柱杳,云山寥寂想鸣珂。

  • 元之述梦见寄 —— 梅尧臣

    高秋枕席凉,昼寝还清旷。
    不嘲君腹便,独梦予尔访。
    岂忘相规言,仍记羣小谤。
    始知端正心,寐语尚不诳。
    惝怳何谗人,告子亦孟浪。
    吾闻有尸虫,伺恶多相尚。
    耽睡受其惑,子心恐成恙。
    勉子守庾曹,勿使兹物王。
    魂交昧聪明,寤後成清唱。
    诵玩自省循,徒尔增怊怅。
    不能检细微,遂使言屡贶。
    虽然甚顽鄙,内顾无过当。
    仲尼称天厌,季路犹行行。
    何当谢勤诚,为子倾嘉酿。

  • 书王元之画像侧 —— 欧阳修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
    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
    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容貌任尘昏。

  • 次韵程给事登蓬莱阁偶成 —— 赵拚

    蓬阁下临千嶂起,戟扉前对五云开。
    夸诗旧属元之宅,叶气今同老氏台。
    月满夜疑僊子降,风恬春喜故人来。
    近缘冗剧怀清旷,梦里东游到几回。

共 9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