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沈彬,沈子文的诗,有关沈彬,沈子文的古诗大全

显示更多结果 (更少结果比更多结果准确)
注:由于字的前后关联、同名等问题的存在,匹配可能存在误差,请自行甄别。
  • 中春写怀寄沈彬员外 —— 李建勳

    省从骑竹学讴吟,便殢光阴役此心。
    寓目不能闲一日,闭门长胜得千金。
    窗悬夜雨残灯在,庭掩春风落絮深。
    唯有故人同此兴,近来何事嬾相寻。

  • 和人赠沈彬 —— 廖匡图

    冥鸿迹在烟霞上,燕雀休夸大厦巢。
    名利最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逼真但使心无着,混俗何妨手强抄。
    深喜卜居连岳色,水边竹下得论交。

  • 寄赠致仕沈彬郎中 —— 李中

    鹤氅换朝服,逍遥云水乡。
    有时乘一叶,载酒入三湘。
    尘梦年来息,诗魔老亦狂。
    蓴羮与鲈鱠,秋兴最宜长。

  • 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 —— 李中

    挂却朝冠披鹤氅,羽人相伴恣遨游。
    忽因风月思茅岭,便挈琴樽上叶舟。
    野寺宿时魂梦冷,海门吟处水云秋。
    华阳洞府年光永,莫向仙乡拟驻留。

  • 赠致仕沈彬郎中 —— 李中

    自言婚嫁毕,尘事不关心。
    老去诗魔在,春来酒病深。
    山翁期采药,海月伴鸣琴。
    多谢维舟处,相留接静吟。

  • 长安言怀寄沈彬侍郎 —— 卿云

    故园梨岭下,归路接天涯。
    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
    雁南飞不到,书北寄来赊。
    堪羡神仙客,青云早致家。

  • 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 齐己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 宿沈彬进士书院 —— 齐己

    相期只为话篇章,踏雪曾来宿此房。
    喧滑尽消城漏滴,窗扉初掩岳茶香。
    旧山春暖生薇蕨,大国尘昏惧杀伤。
    应有太平时节在,寒宵未卧共思量。

  • 沈彬赴吴都请辟 —— 齐己

    长讶高眠得稳无,果随徵辟起江湖。
    鸳鸯已列罇罍贵,鸥鹤休怀钓渚孤。
    白日不妨扶汉祚,清才何让赋吴都。
    可能更忆相寻夜,雪满诸峯火一炉。

  • 荆门寄沈彬 —— 齐己

    罢趋明圣嬾从知,鹤氅褵褷遂性披。
    道有静君堪托迹,诗无贤子拟传谁。
    松声白日边行止,日影红霞里梦思。
    珍重两篇千里达,去年江上雪飞时。

  • 逢进士沈彬 —— 齐己

    欲话趋时首重骚,因君倍惜剃头刀。
    千般贵在能过达,一片心闲不那高。
    山叠好云藏玉鸟,海翻狂浪隔金鳌。
    时应记得长安事,曾向文场属思劳。

  • 居南岳怀沈彬 —— 栖蟾

    石房开竹扉,茗外独支颐。
    万木还无叶,百年能几时。
    隔云闻狖过,截雨见虹垂。
    因忆岳南客,晏眠吟好诗。

  • 沈彬圹篆 —— 不详

    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
    漆灯犹未灭,留待沈彬来。

  • 前言 —— 童养年 现代

    唐诗体制繁复。
    前承乐府、古风,後启律诗、杂言,抒情、说理、敍事、写景,蔚为大观。
    上自达官,下至隐逸,文士笔述,民间口传,遍地开花,丰富多彩。
    它在中国诗坛上,也在世界诗歌史上,都占有并将永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宋、元至明中叶以前,唐诗选本多,而全集少。
    明中期以後,渐有人重视唐诗全集的编刻,便断代分期出书,流传极少。
    如隆庆时吴琯等《唐诗纪》,只成初唐、盛唐。
    至清康熙四十五、六年间,才开始根据胡震亨《唐音统签》及钱谦益、季振宜连接编辑的《全唐诗集》(只有稿本。
    初稿为不同版本的诗集拼成,有抄有刻,我曾写出目录,留备参考。
    该稿现在台湾。
    清内府旧藏是重抄稿本。
    )综合改编成为现时仍在通行的《全唐诗》。
    《全唐诗》共九百卷,收诗五万余首。
    因时时急於求成,存在不少缺点错误。
    近代有不昳,如刘师培、李嘉言等提出勘误和改编的意见,偶然也提到尚有可补之诗。
    日本河世宁能早在我国韩隆时期进行《全唐诗》的辑逸工作,虽然所辑有限,又多属摘句,最後附李峤几首诗的校异,也还是值得欢迎的。
    近半个世纪中,有罗振玉、王重民,包括最近舒学等,单从敦惶遗书中先後辑出唐人遗诗共约一百八十首。
    只限於文士的雅言诗,而未收民间的口语诗,终令人对唐诗有不全之感。
    我在较长时期,对全汉至隋诗、全唐诗,都留心辑补,随见随钞,各有积稿。
    现中华书局以《全唐诗》先行再版,广徵补遗。
    最近一年多,我根据原辑加工,仅就手边可利用的书,加以钞补,五百五十余人,诗一千余首,摘句(一联一韵作为一句)二百三十以上,词三十一首,编为二十一卷。
    现时的工作以补为主,但也以补带校。
    如不事先反复细校,则又不知缺在何处。
    多卷集的大家、名家,比较难补,而零句比全诗更难补。
    古今学者中,虽对某一家某一集,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而竟不知何者可补,或虽补而反误。
    明、清刻本中,误补者更多一些。
    如《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张籍集》,极为错乱,有《台城》及其他十题,共十七首,实为刘禹锡诗,《杨柳送客》等四首,为李益诗,竟大量收入。
    席刻《唐诗百名家集》中,《马戴集》比《全唐诗》多出《早秋宿崔业居处》以下九首,皆为秦系诗,又席刻百家有《于邺集》,江标五十家小集有《于武陵集》。
    《唐诗纪事》及《全唐诗》都分作二家,据《唐才子传》,武陵为邺之字,实为一人。
    也有些诗。
    见於两家以上,不能肯定为某一人诗者,保留诗题,文字出入较大者并存。
    有此诗虽有疑问,如王维乐府诗等,也作为附录保存,留待後来学者参考。
    以上这些情况,都在诗前、诗後或诗人小传中,加以说明。
    体例问题:现在略依原书凡例,如已有传的,就不再录,没有传而可以查到的,就畧补小传。
    如暂时查不出,就参照原书前後人次,订其时代。
    否则统依姓名笔划,集中放在「无世次」一卷之中。
    本辑稿每诗後面,都注明出处。
    所附小传及诗解等,大都引用原文,形式近於《宋诗纪事》。
    原书补遗、歌谣、神仙等诗,也是如此。
    不过有详、有略、也有遗漏,又多数不注出处。
    这对以後校勘或改编《全唐诗》,有一定困难。
    本辑稿破除以往惯例,不论帝王将相、朝野人士、妇女、僧道,都按时代先後排刊。
    缺姓名而有时代,或有关人物可寻,也依照上例列入。
    本辑稿略依《唐诗品汇》及《诗薮》、《唐音癸签》所论,暂分为初、盛、中、晚。
    五代十国补诗较多,(李调元《全五代诗》晚全唐诗於,缺漏还很多。
    )题作《全唐五代诗续补遗》,也是可以的。
    胡震亨对胡应麟的论述,比较佩服。
    但初、盛、中、晚,具体细分,又不尽相同。
    如应麟以李适、孙逖为盛唐,震亨改为初唐;应麟以包融为初唐,刘方平为中唐,震亨都改为盛唐;应麟以元载、苏涣为盛唐,震亨改为中唐;应麟以魏謩、孙元宴为中唐,震亨又改为晚唐;应麟以杜荀鹤、沈彬、陈陶、黄滔特为晚唐,震亨改为闰唐(即五代十国)。
    而初、盛、中、晚之中,又各有先後,至于五代十国诗在《全唐诗》中混而不分,现也略依《全五代诗》并参照《五代史》、《十国春秋》加以区分。
    本稿是继《全唐诗》原有补遗辑补的,故称《续补遗》。
    笔者限於时间和水平,目前只能勉成此初稿,难免有误有漏,至於修改补充,更准确地加以排比,则有待今後进一步的努力。
    童养年於安徽大学一九八○年四月。

  • 沈彬 —— 周行己

    永嘉人物衰,斯文久零替。
    学徒寡道心,日与风俗敝。
    我生衰敝後,上思千载事。
    实欲闾里间,一一蹈仁义。
    敬重乡人情,翻遭俗眼忌。
    晚得沈夫子,学问有根柢。
    矫矫流辈中,颇识作者意。
    欢然慰吾心,归此同好嗜。
    吾子更我听,士也贵尚志。
    古道自足师,不必今人贵。
    荼苦不异亩,薰莸不同器。
    所忧义理愆,何恤流俗议。
    进道要勇决,取与慎为计。
    去恶如去沙,沙尽自见底。
    积善如积土,土多乃成岿。
    读书要知道,文章实小技。
    子试反覆思,鄙言有深味。
    自非心爱合,安能吐肝肺。
    行行慎取之,纾节思远大。
    岂但劝乡闾,永为斯民頼。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