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 tí zǐ yán sì qí yī
留题紫岩寺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沈晦 (shěn huì)

松岭枫冈势接连,梵宫危傍紫岩前。
夜深锺磬敲清月,日暮楼台锁淡烟。
大抵登临须有分,不因迁谪到无缘。
一程已见佳山水,何惮东川路五千。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sōng lǐng fēng gāng shì jiē lián , fàn gōng wēi bàng zǐ yán qián 。
yè shēn zhōng qìng qiāo qīng yuè , rì mù lóu tái suǒ dàn yān 。
dà dǐ dēng lín xū yǒu fēn , bù yīn qiān zhé dào wú yuán 。
yī chéng yǐ jiàn jiā shān shuǐ , hé dàn dōng chuān lù wǔ qi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松岭连绵,枫冈之势不断,梵宫危傍紫岩前。夜深时,锣鼓声敲击着清澈的月光,日暮时,楼台锁着淡淡的烟雾。总的来说,登临山巅必须有缘分,不能因为迁徙流离而到达无缘之地。一路上已经看到了美丽的山水风景,又何须嫌弃东川路长达五千里。
全文总结:文章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以及登山观景的心境。在古代旅行登山时,要懂得选择合适的地点,不应仅因迁徙而匆忙到达无缘之地,而是应当有缘分地去欣赏和体验美景。纵使已经看到了不少美景,也不应厌弃东川路长途艰辛,而是应该继续向前,寻找更多的美好风景。

这首诗《留题紫岩寺 其一》是沈晦创作的,它表达了登临紫岩寺所见所感的情感。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临紫岩寺,欣赏自然景观和寺庙的场景。首先,他描述了松岭和枫冈连绵不断,这种景色使人感到壮观,同时暗示了紫岩寺的位置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梵宫,说明了紫岩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紫岩前。这里的“梵宫”和“紫岩”都暗示了寺庙的神秘和高远。夜晚,当寺庙中的锺磬敲响,清澈的月光映照下来,给人以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而白天,楼台在淡淡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寺庙的神秘氛围。
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这样的景致的欣赏,他认为登临紫岩寺需要有份内心的准备和感悟,不是因为迁谪而到达,而是有缘之人才能体会到这样的美景。最后,诗人提到了东川路,暗示着他已经走了一段路程,但仍然坚持前行,继续探寻美丽的山水。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沈晦写的《留题紫岩寺》系列:

本文作者沈晦介绍:🔈

沈晦(一○八四“《独醒杂志》卷一○”~一一四九),字元用,号胥山,初名杰(《至元嘉禾志》卷一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孙。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宋状元录》卷四),除校书郎,迁着作佐郎。金人攻汴京,从萧王枢出质金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归,拜给事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历知信、明、处、婺、宣州,移知建康府,寻以事罢,绍兴四年(一一三四)起知镇江府,移知静江府、衢州、潭州。十九年卒(同上书卷一五九)。《两宋名贤小集》收有《环碧亭诗集》一卷。《宋史》卷三七八有传。今录诗十二首。其中见於《两宋名贤小集》者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 查看更多>>

沈晦的诗:

沈晦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