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òng shí shǒu qí èr
偈颂十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清了 (shì qīng le)

湛寂凝然透,孤明彻底空。
秋风生古韵,晓月上寒松。
量外千差泯,机前六用通。
应缘成底事,毕竟不留踪。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zhàn jì níng rán tòu , gū míng chè dǐ kōng 。
qiū fēng shēng gǔ yùn , xiǎo yuè shàng hán sōng 。
liáng wài qiān chà mǐn , jī qián liù yòng tōng 。
yìng yuán chéng dǐ shì , bì jìng bù liú zō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湛寂的宁静深沉透彻,孤寂的明亮完全空灵。
秋风吹拂,唤起古老的韵味,晨曦的月亮升起,照耀着寒松。
超越尘世的琐碎,千差万别的烦忧都消失无踪,心机在静思默想中达到六通。
一切皆凭缘分成就,最终都不留下痕迹。
全文总结:古文描绘了深沉宁静的境界,表达了人在静谧中达到超越凡尘的境地,最终成就无留痕的境界。秋风吹拂、晨曦月亮都成为表现人与自然合一的元素。全文表达了深奥的哲理和境界,令人思索。

赏析:这首诗《偈颂十首 其二》是释清了创作的,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和境界。诗中描写了宁静的境界和禅修的体验。
首先,诗中用“湛寂凝然透”来描绘禅修者的内心境界。湛寂表示极度的宁静,而“凝然透”则强调这种宁静不仅是静止的,还透彻无碍。这句话表达了禅修者在冥想中达到的极致宁静和洞察。
接着,诗中提到“秋风生古韵,晓月上寒松”。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强调了禅修者与自然的融合。秋风和晓月都是古老的自然元素,与禅宗的传统联系在一起,而寒松则象征着坚韧和长寿,与禅修者的境界相呼应。
诗中还提到“量外千差泯,机前六用通”,强调了禅修的境界不受外界干扰,内心的机巧和运用能力得以通达。
最后,诗尾写道“应缘成底事,毕竟不留踪”,表达了禅修者对于因果的深刻理解。一切都是应缘而生,但最终都不会留下痕迹,强调了无常和空性的禅宗观念。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清了写的《偈颂十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3 首名为《偈颂十首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释清了介绍:🔈

释清了(一○八八~一一五一),号真歇,俗姓雍,左绵安昌(今四川安县东北)人。十一岁依圣果寺清俊出家,业《法华经》,十八岁得度,住成都大慈。後投邓州丹霞山子淳禅师,悟道。北游五台,已而至开封,禅讲名席俱扣摭之。沿汴水抵长芦,爲祖照道和禅师延爲侍者。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祖照病,命爲第一座。五年夏,开堂嗣法。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退院。四年,爲雁荡之游,客天封寺,受福唐雪峰请,入院。绍兴五年(一一三五),退居东庵。六年,主四明阿育王山广利寺。七年,诏住蒋山。八年,主温州龙翔、兴庆二院。十五年,住临安径山。二十年,归真州长芦。二十一年,诏主崇先显孝禅院,十月卒,年六十四。谥悟空禅师。爲青原下... 查看更多>>

释清了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