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lú shān dà yuàn hé shàng
寄庐山大愿和尚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贯休 (guàn xiū)

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
皆云习凿齿,未可扣真风。
雪洗香鑪碧,霞藏瀑布红。
何时甘露偈,一寄剡山东。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shí shàng guì chéng cóng , shī ān zài guì zhōng 。
jiē yún xí záo chǐ , wèi kě kòu zhēn fēng 。
xuě xǐ xiāng lú bì , xiá cáng pù bù hóng 。
hé shí gān lù jì , yī jì yǎn shān dōng 。

寄廬山大願和尚

—— 貫休

石上桂成叢,師菴在桂中。
皆云習鑿齒,未可扣真風。
雪洗香鑪碧,霞藏瀑布紅。
何時甘露偈,一寄剡山東。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shí shàng guì chéng cóng , shī ān zài guì zhōng 。
jiē yún xí záo chǐ , wèi kě kòu zhēn fēng 。
xuě xǐ xiāng lú bì , xiá cáng pù bù hóng 。
hé shí gān lù jì , yī jì yǎn shān dō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石头上长满了茂密的桂树,师庵就在桂树的中间。
大家都说它们修炼得很精进,但还不能体验真正的风。
雪水洗净了香炉的蓝色,霞光掩藏了瀑布的红色。
何时才能享受到甘露的禅颂,一封寄往东方的剡山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题目为《寄庐山大愿和尚》。诗人以庐山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庐山的赞美以及对大愿和尚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人以“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开篇,以景物来描绘庐山的美丽。桂树成丛,象征着山林的茂盛,庐山的自然环境优美宜人。接着,诗人提到“皆云习凿齿,未可扣真风。”这句话用来描述庐山的僧侣,他们可能在山中修行,但仍然未能领悟到真正的佛法,表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对僧侣的期望。
接下来的两句“雪洗香鑪碧,霞藏瀑布红。”用雪、香鑪、霞、瀑布等自然元素描绘了庐山的绚丽景色。雪洗和霞藏都强调了山的美丽和纯净,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
最后两句“何时甘露偈,一寄剡山东。”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他希望庐山的大愿和尚能够传授佛法,使人们得到灵感和启示,这样的启示将传到剡山东,帮助更多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庐山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的僧侣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大愿和尚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庐山的美丽和神奇。这首诗可以归为“写景”和“抒情”两个标签。
标签: 写景,抒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贯休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爲吴越钱鏐所重,後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复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呼爲得得来和尚,终於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爲序,极称之,後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爲吴越钱鏐所重,後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 查看更多>>

贯休的诗:

  • 善哉行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

  • 读离骚经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

  • 阳春曲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

  • 白雪曲

    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却思食藜藿,...

  • 上留田

    父不父,兄不兄。上留田,蝥贼生。徒陟...

  • 胡无人

    霍嫖姚,赵充国,天子将之平朔漠。肉胡...

  • 苦寒行

    北风北风,职何严毒。摧壮士心,缩金乌...

  • 蒿里

    兔不迟,乌更急,但恐穆王八骏,着鞭不...

  • 临高台

    凉风吹远念,使我升高台。宁知数片云,...

  • 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

  • 贯休诗全集>>

相关诗词:

寄匡山大愿和尚 (jì kuāng shān dà yuàn hé shàng)

朝代:唐    作者: 贯休

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
祗将清净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灵。
梦历山牀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
不堪回首沧江上,万仞庐峯在杳冥。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牛颂 (bái niú sòng)

朝代:唐    作者: 匡山和尚

我有古坛真白牛,父子藏来经几秋。
出门直透孤峰顶,回来暂跨虎谿头。
(均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五灯会元》卷八。
)(按:贯休有《寄匡山大愿和尚诗》,未知与匡山和尚是一人否。
)。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庐山寻灵纪不遇 (lú shān xún líng jì bù yù)

朝代:唐    作者: 贯休

久别稀相见,深山道益孤。
叶全离大朴,君尚在新吴。
钟嗄声飘驿,山顽气喷湖。
留诗如和得,一望寄前途。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田庐 (hé shèng yú nóng jù shī shí wǔ shǒu tián lú)

朝代:宋    作者: 王安石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
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
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次韵和邺都赵尚书见寄 (cì yùn hé yè dōu zhào shàng shū jiàn jì)

朝代:宋    作者: 魏野

将钺截琼瑶,亲题寄山野。
喜若再和羹,味如重啖炙。
身在蜗庐中,心悬雀台下。
龙门许复登,奔驰宁俟驾。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动物

与大愿和尚诗(题拟) (yǔ dà yuàn hé shàng shī tí nǐ )

朝代:唐    作者: 裴坦

竟辞圣主宫中诏,来赴遗民社内期。
(见贯休《禅月集》卷五《寄大愿和尚》注引)(按:贯休诗注云二句为「太平裴相公与师诗」,又云:「时裴公出守锺陵,与师同行。
」又云:「裴公镇襄阳,频使迎取,师坚不往。
」《唐方镇年表》考之甚详,可参看。
又前诗题中所称之「荐福大德显公」,岑仲勉以为与此大愿应为一人,只是「愿、显形近,未详孰正」。
)。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寄秋山和尚 (jì qiū shān hé shàng)

朝代:宋    作者: 黄庚

几夜孤吟忆贯休,疏钟敲月动诗愁。
何人来入匡庐社,分我山中一半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二 (wén dà yuàn hé shàng shùn shì sān shǒu èr)

朝代:唐    作者: 贯休

邺卫松杉外,芝兰季孟间。
尽希重诏出,祗待六龙还。
不疾成千古,令焚动四山。
感恩终有泪,遥寄水潺潺。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动物

寄桐庐诸友 (jì tóng lú zhū yǒu)

朝代:宋    作者: 彭汝砺

整顿衰羸尚未苏,信音都向故人疏。
须怜犬子常多病,莫笑嵇康懒作书。
庠序旧规还在否,道涂新况比何如。
鳞鸿若到江南地,愿寄声音一起予。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都昌道中望庐山思故乡 (dōu chāng dào zhōng wàng lú shān sī gù xiāng)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肩舆终日在山间,忽见庐山忆雁山。
我亦无心入莲社,愿随征雁及秋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