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hī měi fěng gǔ qí èr
和之美讽古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司马光 (sī mǎ guāng)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
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ǎi kè jiǔ cáng jī , ōu zhī rén wèi zhī 。
rú hé háo mò lì , guǎn bào yì xiāng qī 。

和之美諷古 其二

—— 司馬光

海客久藏機,鷗知人未知。
如何毫末利,管鮑亦相欺。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ǎi kè jiǔ cáng jī , ōu zhī rén wèi zhī 。
rú hé háo mò lì , guǎn bào yì xiāng q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海边的游客藏匿良久,海鸥知晓这个人,但人们却不知道海鸥。虽然看似微小无益,但管管与鲍鱼也相互欺骗。

全诗表达了一种隐藏真实身份的智慧,就像海鸥知道游客的身份,而游客却不了解海鸥一样。诗人借此比喻了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可以选择隐藏自己的本相,从而获得利益或避免被欺骗。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轻视微小的事物,因为有时候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赏析:这首诗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诗中以“海客”自喻,寓意人生如海,隐喻世事无常。通过“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表达了人生的奥秘与无常,强调了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不确定性。诗人运用海与鸥的意象,巧妙地点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接着“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表现了对功利和名利的冷嘲热讽,揭示了社会虚伪的一面,暗示人应超越功名利禄的追求,追求真善美,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司马光写的《和之美讽古》系列:

本文作者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佑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後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佑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谥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 查看更多>>

司马光的诗:

司马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