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yú zhòng sù tài bó yóu máo shān èr shǒu sù míng zhēn guān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 宿明真观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颂 (sū sòng)

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
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
闲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链日精。
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píng lín xíng jìn dào yán jiōng , yī xī tián rán dào wèi shēng 。
shuǎng lài yuǎn suí lín gǔ xiǎng , fēi yún shí fú dòng liáng qīng 。
xián qīng xiān jiǎ liú qióng yè , gāo lùn shén fāng liàn rì jīng 。
gèng xiǎng zhēn yóu chéng bù mèi , zuò tīng sōng yùn dào lí mí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平坦的林地一直延伸至岩门,我行至此,心境平和,领悟到了生活的滋味。清爽的琴声远远随着林谷回响,飘飞的云朵时而轻拂屋檐。我闲坐着倾斜着美酒杯,饮下琼液,高谈阐述神奇的方术,如日精炼成的项链。更加渴望真正的旅行,不辞辛苦地坐在此处聆听松林的声音,一直到黎明时分,仿佛无需睡眠。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 宿明真观》是苏颂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他在茅山宿明真观的体验和感悟。以下是赏析:和标签:
赏析:
这首诗以豁达宁静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在茅山宿明真观的宁静夜晚。诗人首先描述了平静的林间岩扃,将读者引入宁静的境界。他提到昔日的经历,似乎在这里找到了道的滋味。诗中音乐的比喻,爽籁远随林谷响,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声音,与诗人内心的平和相呼应。诗人还描绘了飞云的景象,如云轻拂栋梁,生动地表现了宁静夜晚的壮丽景色。
诗中提到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链日精,表现了诗人对于仙仙神道的向往和探求,似乎在这里能够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坐听松韵的心境,期盼着松涛声伴随着黎明,延续宁静的美好。
标签:
抒情、山水、宁静、仙道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颂写的《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 》系列:

本文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 查看更多>>

苏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