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chén zàn shàn zhì shì huán jīng kǒu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徐铉 (xú xuàn)

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
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
泉声潄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
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hǎi mén shān xià yī yú zhōu , zhōng yǒu gāo rén wèi bái tóu 。
yǐ jià ān chē guī gù lǐ , shàng tōng guī jí zài lóng lóu 。
quán shēng shù yù chuāng qián luò , jiāng sè hé yān kǎn wài liú 。
jīn rì jūn chén hòu zhōng shǐ , bù xū xīn kǔ huà shuāng niú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海门山脚下,有一艘渔船,船上坐着一位尚未白发的高人。
他已经乘坐安车回到了故乡,而且仍然享有通籍的权益,身居龙楼之上。
泉水的声音潜入玉窗前,江水的颜色和烟雾融合在栏杆外流淌。
今天,君臣之间情谊深厚,终始一致,不需要辛苦地画两只牛来祭祀。

全文

总结:

此篇古文描写了一位高人乘船回到故乡的情景,他还保留着通籍,在龙楼上居住。景色优美,君臣之间和睦共处,无需进行繁琐的祭祀仪式。

赏析:这首《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是徐铉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对陈赞善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幸福归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以“海门山下”为背景,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其中一艘渔舟上乘坐着一位尚未白发的高人,预示着陈赞善的高风亮节和长寿之德。
第二句“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表现了陈赞善已经乘坐安全的马车回到了故乡,还可以在龙楼中继续通闺籍,说明他的地位和尊贵。
第三句“泉声潄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诗人增添了诗意,泉水声音潺潺,如同玉音,江水和烟雾在栏杆外流淌,为诗情增色。
最后两句“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表达了对陈赞善和他的君主之间良好的关系,不再需要辛苦地画牛,可以轻松享受幸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的诗:

本文作者徐铉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於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於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於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查看更多>>

徐铉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