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sōng shān zuò
归嵩山作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王维 (wáng wéi)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qīng chuān dài cháng báo , chē mǎ qù xián xián 。
liú shuǐ rú yǒu yì , mù qín xiāng yǔ huán 。
huāng chéng lín gǔ dù , luò rì mǎn qiū shān 。
tiáo dì sōng gāo xià , guī lái qiě bì guān 。

唐诗三百首 山水 写景 抒情

歸嵩山作

—— 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qīng chuān dài cháng báo , chē mǎ qù xián xián 。
liú shuǐ rú yǒu yì , mù qín xiāng yǔ huán 。
huāng chéng lín gǔ dù , luò rì mǎn qiū shān 。
tiáo dì sōng gāo xià , guī lái qiě bì guān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注释:
⑴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⑵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带:围绕,映带。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
⑶去:行走。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⑷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相与:相互作伴。
⑸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临:当着。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⑹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
⑺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闭:一作“掩”。


评析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创作背景: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所以王维从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贬所返回后,在洛阳附近的嵩山也有隐居之所。这首诗就是他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回嵩山时所作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王维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爲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爲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爲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於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於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於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 查看更多>>

王维的诗:

相关诗词:

嵩山夜还 (sōng shān yè huán)

朝代:唐    作者: 宋之问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
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赠柳喜得嵩山法门自号嵩山老 (zèng liǔ xǐ dé sōng shān fǎ mén zì hào sōng shān lǎo)

朝代:唐    作者: 皎然

一见嵩山老,吾生恨太迟。
问君年几许,曾出上皇时。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友人游嵩山 (sòng yǒu rén yóu sōng shān)

朝代:唐    作者: 陈羽

嵩山归路绕天坛,雪影松声满谷寒。
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清夜访袁安。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

送郑山人归山 (sòng zhèng shān rén guī shān)

朝代:唐    作者: 王建

玉作车辕蒲作轮,当初不起颍阳人。
一家总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谏臣。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怀嵩楼 (huái sōng lóu)

朝代:宋    作者: 常安民

当年谩作嵩山想,末路难回瘴海身。
斜日西风总如昨,风流只欠倚栏人。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请人画嵩山图 (qǐng rén huà sōng shān tú)

朝代:宋    作者: 张咏

嵩阳三十六峰寒,向为明时隠遁难。
却顾事繁思不及,如何与作画图看。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游嵩山峻极中院作 (yóu sōng shān jùn jí zhōng yuàn zuò)

朝代:宋    作者: 王寀

烂红一点出浮沤,夜坐嵩峰顶上头。
笑对僧窗谈祖德,当年七十四回游。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二 (sòng péi shí bā tú nán guī sōng shān èr shǒu èr)

朝代:唐    作者: 李白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付法颂 (fù fǎ sòng)

朝代:唐    作者: 慧能

心地含情(契嵩本作「诸」)种,法雨即花生(契嵩本作「普雨悉皆萌」)。
自悟花情种(契嵩本作「顿悟华情已」),菩提菓自成。
(同前)。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古松歌 (gǔ sōng gē)

朝代:唐    作者: 庄南杰

山上山下松,森沈翠盖烟。
龟鳞犀甲鏁支体,泉声雨脚洗春风。
深碧麈尾埽冥蒙,浅黄龙腹盘穹崇。
拏天攫地数千尺,恐作云雨归维嵩。
维嵩成大厦,莫遣邂逅逢樵者。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