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é liàn huā
蝶恋花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赵彦端 (zhào yàn duān)

堂外溪桥杨柳畔。
满树东风,更著流莺唤。
时节清明寒暖半。
秦筝欲妒歌珠贯。
一寸离肠无可断。
旧管新收,尽记双帷卷。
赖得今年春较晚。
送人犹有馀红乱。

táng wài xī qiáo yáng liǔ pàn 。
mǎn shù dōng fēng , gèng zhù liú yīng huàn 。
shí jié qīng míng hán nuǎn bàn 。
qín zhēng yù dù gē zhū guàn 。
yī cùn lí cháng wú kě duàn 。
jiù guǎn xīn shōu , jìn jì shuāng wéi juàn 。
lài dé jīn nián chūn jiào wǎn 。
sòng rén yóu yǒu yú hóng luà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这首古文诗的翻译如下,保留原文的"
"
堂外溪桥杨柳畔。

在堂外的溪桥旁,杨柳婆娑。
满树东风,更著流莺唤。

满树都是东风,更添了流莺的啼叫声。
时节清明寒暖半。

此时正是清明,寒暖交替。
秦筝欲妒歌珠贯。

秦筝似乎妒忌歌声如珠子一般串联。
一寸离肠无可断。

情感深沉,难以割舍。
旧管新收,尽记双帷卷。

管弦乐器传承自古,新声音已经编织,记得双层帷幕卷起。
赖得今年春较晚。

幸好今年的春天来得比较晚。
送人犹有馀红乱。

送别时,还有一些残余的红花飘落。
这首诗的主题似乎是描述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包括桥边的柳树、和煦的东风、鸟儿的歌声,以及清明时节的变化。作者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出对这个美丽时刻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提到了秦筝和音乐,可能是在强调文化传承和音乐艺术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是一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作者感慨和情感的诗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作者赵彦端写的 1 首名为《蝶恋花》的词:

本文作者赵彦端介绍:🔈

--(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魏王廷美七世孙。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至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着有《介庵集》,不传,今有《介庵词》。 查看更多>>

赵彦端的词:

  • 醉蓬莱

    向蓬莱云渺。姑射山深,有春长好。香满...

  • 满江红

    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无迹。谁信道、...

  • 满江红

    津鼓冬冬,三老醉、知谁留得。都不记、...

  • 满江红

    赐被薰炉,曾同见、官槐重绿。时归看、...

  • 水调歌头

    秋色忽如许,风露皎如空。平生青鬓馀地...

  • 水调歌头

    淦水定何许,楼外满晴岚。落霞蜚鸟无际...

  • 瑞鹤仙

    记河梁折柳。问画堂乐事,燕鸿难偶。十...

  • 瑞鹤仙

    揽垂杨细折。有别情遗爱,与君都说。文...

  • 朝中措

    山矾风味更梨花。清白竞春华。试问西园...

  • 朝中措

    烧灯已过禁烟前。春信递相传。柳暗乍迷...

  • 赵彦端宋词全集>>

词牌名「蝶恋花」介绍:🔈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改“鹊踏枝”为“蝶恋花”的作家及作品,历来争议颇多。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南唐李煜的《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易名为“蝶恋花”。王易《词曲史》认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另一派认为北宋晏殊易名。张梦机《词律探源》一书中说:“自北宋晏殊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是第一首易“鹊踏枝”为“蝶恋花”的词作。

关于“蝶恋花”的调体,各家自有说法,最主流的是清王奕清《钦定词谱》将“蝶恋花”列三体;清人万树《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明:“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沿袭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的分法,将其细化为三种格律。

正体

对照例词:《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变体一

对照例词:《蝶恋花·渐近朱门香夹道》

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渐近朱门香夹道。一片笙歌,依约楼台杪。野色和烟满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物华不逐人间老。日日春风,在处花枝好。莫恨云深路难到,刘郎可惜归来早。

变体二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别来相思无限期,欲说相思,要见终无计。拟写相思持送伊,如何尽得相思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眼底相思心里事,纵把相思,写尽凭谁寄。多少相思都做泪,一齐泪损相思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