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o yī shī chéng shuǐ yún
捣衣诗呈水云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清惠 (wáng qīng huì)

妾命薄如叶,流离万里行。
黄尘燕塞外,愁坐听衣声。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qiè mìng báo rú yè , liú lí wàn lǐ xíng 。
huáng chén yàn sài wài , chóu zuò tīng yī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妾命如同薄叶一般脆弱,漂泊流离在千万里之间的旅途中。
身处黄色的尘埃,远离燕塞的边陲地带,忧愁地坐着,倾听着远处衣裳的声音。

总结:

诗人以妾身之脆弱无依,比作薄叶飘零;游离漂泊之苦,如万里长途。在边陲的荒凉之地,黄尘飞扬,诗人凭愁伫坐,聆听着遥远衣衫的声音。诗意抒发了诗人离乡背井的困苦,以及对远方的忧虑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王清惠介绍:🔈

王清惠,字冲华。度宗时昭仪。恭宗德佑二年(一二七六)元兵破临安,随三宫入燕,後爲女道士。事见《南宋书》卷七。今录诗五首。 查看更多>>

王清惠的诗:

王清惠的词:

相关诗词: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玉女捣衣石 (tóng yǒng shū zǐ cōng yóu sōng shān fù shí èr tí yù nǚ dǎo yī shí)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幽石称捣衣,捣衣人不见。
云缨白飘颻,岩树长葱蒨。
犹应寒夜中,山月来铺练。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秋碪怨 (qiū zhēn yuàn)

朝代:宋    作者: 周密

风泠泠,月明明,风月谁家碪杵声。
声声思远道,少妇朱顔老。
不但捣衣愁,愁在无衣捣。
不捣月下碪,欲捣游子心。
游子心非铁,闻之宁不折。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捣帛石 (dǎo bó shí)

朝代:宋    作者: 李廌

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 玉女捣衣石 (hé rén yóu sōng shān shí èr tí yù nǚ dǎo yī shí)

朝代:宋    作者: 范仲淹

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
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
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咏物 神秘

赋得捣衣 (fù dé dǎo yī)

朝代:唐    作者: 徐铉

江上多离别,居人夜捣衣。
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飞。
漏转声频断,愁多力自微。
裁缝依梦见,腰带定应非。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赋得捣衣 (fù dé dǎo yī)

朝代:宋    作者: 徐铉

江上多离别,居人夜捣衣。
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飞。
漏转声频断,愁多力自微。
裁缝依梦见,腰带定应非。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嵩山十二首 玉女捣衣石 (sōng shān shí èr shǒu yù nǚ dǎo yī shí)

朝代:宋    作者: 欧阳修

玉女捣仙衣,夜下青松岭。
山深风露寒,月杵遥相应。
灵踪杳可寻,片石秋光莹。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写景 神秘

续潘探花捣衣曲 (xù pān tàn huā dǎo yī qū)

朝代:宋    作者: 郑会

白石砧,秋沉沉。
家家捣衣灯下补,惟有妾家心最苦。
妾初嫁来能几时,良人从军今不归。
去时杨花未飞絮,欲着春衫裁白苎。
秋来暑尽白苎寒,远征未必便可还。
宫裘止是赐上将,良人犹在行伍间。
捣衣捣衣寄将去,闻道分兵又西戍。
茫茫莎草生寒尘,沙场不见愁杀人。
堂前阿姑老,得君早归好。
捣衣捣衣空断魂,因□上有双泪痕。
边功未成君着力,妾身孤单君莫忆。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捣衣曲 (dǎo yī qū)

朝代:唐    作者: 王建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
夜深月落冷如刀,湿着一双纤手痛。
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
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捣纸 (dǎo zhǐ)

朝代:宋    作者: 释居简

万杵不为轻,丁宁玉汝成。
忽闻敲月响,误作捣衣声。
整整云添薄,方方雪更明。
沉思过秦手,古恨满笺生。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