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yú lù fēn jiàn jì qí èr
次韵俞路分见寄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朱翌 (zhū yì)

龙尾道南初见子,烱如玉笋出瑶林。
别来东海记三浅,歌罢武溪同一深。
後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语且更留心。
平生着手枯桐上,会有人能识此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lóng wěi dào nán chū jiàn zǐ , jiǒng rú yù sǔn chū yáo lín 。
bié lái dōng hǎi jì sān qiǎn , gē bà wǔ xī tóng yī shēn 。
hòu wǔ rì kàn zhēn dé lì , qián sān yǔ qiě gèng liú xīn 。
píng shēng zhuó shǒu kū tóng shàng , huì yǒu rén néng shí cǐ yīn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龙尾道南,初次见到子烱,宛如玉笋从瑶林中冒出。
分别后又在东海边记录了三次潜水,但与武溪相比深度还是一样的。
再过五天,我将亲眼目睹真相,并且前三天要更加留意观察。
我一生致力于刻在干枯桐木上的文字,终将有人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总结: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南方遇到了一个名为子烱的人,他形容子烱的容貌犹如玉笋从瑶林中冒出。之后诗人与子烱分别,他在东海记录潜水的经历,但与另一地点武溪相比深度没有改变。诗人希望再过五天能够得到真相,也提醒自己前三天要特别留意观察。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文字的执着,相信有一天会有人能够理解他在枯桐上刻下的文字的意义。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真相和文化传承的追求。

赏析:这首诗是朱翌创作的《次韵俞路分见寄其二》,表达了诗人初次见到某人,感受到对方之美的情感,以及在随后相处的过程中,情感逐渐加深的主题。
诗中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突显对方之美,如“烱如玉笋出瑶林”,将见到的人比作美丽的玉笋,使人感受到作者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东海的比喻,强调了与这位人物初次见面的珍贵性,表达了对方的美丽令他难以忘怀。
随着诗篇的展开,诗人提到在武溪一同歌唱后,两人的感情深化,预示着友情或感情的进一步发展。在诗的结尾,作者提到在枯桐上留下了一段文字,期待有人能够识别这段文字,这也可以看作是对与对方之间特殊情感的寄托,使得诗歌更富有神秘感和深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朱翌写的《次韵俞路分见寄》系列:

本文作者朱翌介绍:🔈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号灊山道人、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晚年定居鄞县。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赐同上舍出身。历溧水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秘书省正字,实录院检讨官试秘书少监,试起居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七、一三八),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擢中书舍人兼实录院修撰(同上书卷一四一),寻以言事忤秦桧,责韶州居住(同上书卷一四二)。二十五年,起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同上书卷一七○、一八○、一八五)。孝宗乾道三年卒。有《灊山文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作集四十五卷,诗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卷。另有《猗觉寮杂记》... 查看更多>>

朱翌的诗:

朱翌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