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o lǔ rú
嘲鲁儒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白 (lǐ bái)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着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lǔ sǒu tán wǔ jīng , bái fà sǐ zhāng jù 。
wèn yǐ jīng jì cè , máng rú zhuì yān wù 。
zú zhe yuǎn yóu lǚ , shǒu dài fāng shān jīn 。
huǎn bù cóng zhí dào , wèi xíng xiān qǐ chén 。
qín jiā chéng xiàng fǔ , bù chóng bāo yī rén 。
jūn fēi shū sūn tōng , yǔ wǒ běn shū lún 。
shí shì qiě wèi dá , guī gēng wèn shuǐ bīn 。

讽刺

嘲魯儒

—— 李白

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
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
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lǔ sǒu tán wǔ jīng , bái fà sǐ zhāng jù 。
wèn yǐ jīng jì cè , máng rú zhuì yān wù 。
zú zhe yuǎn yóu lǚ , shǒu dài fāng shān jīn 。
huǎn bù cóng zhí dào , wèi xíng xiān qǐ chén 。
qín jiā chéng xiàng fǔ , bù chóng bāo yī rén 。
jūn fēi shū sūn tōng , yǔ wǒ běn shū lún 。
shí shì qiě wèi dá , guī gēng wèn shuǐ b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鲁地老叟谈论《五经》,白发皓首只能死守章句。问他经国济世的策略,茫茫然如同坠入烟雾。脚穿远游的文履,头戴方山的头巾。沿着直道缓援迈步,还没抬脚,已掀起了尘土。秦相李斯不重用儒生,你也不是达于时变的通儒叔孙通,和我原本就不是同流。什么适合时代的形势都未晓得,还是回到汶水边去躬耕吧。

注释:
⑴鲁,春秋时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鲁儒,鲁地的儒生。
⑵鲁叟,鲁地的老头子,指鲁儒。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⑶章句,分析古书章节、句读。死章句,老死于章句之学中。
⑷经济策,治理国家的方略。茫,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两句意为:如果问鲁儒怎么样治理国家,就如坠烟雾,茫无所知。
⑸著(zhuó),穿。远游履(lǚ),鞋名。
⑹方山巾,古代一种方形头巾。
⑺从,沿着。
⑻“缓步”“未行”两句意为:慢吞吞地沿着直路踱着,未迈开脚步,宽大袖已拂起了地上的灰尘。
⑼秦家丞相,指李斯。
⑽褒衣,儒生穿的一种宽大的衣服。褒衣人,指儒生。
⑾叔孙通,汉初薛县(今山东枣庄薛城)人。据《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叔孙通曾到鲁地招集一批鲁生,为刘邦在秦仪的基础上重订朝仪,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去,说他的做法“不合古”。叔孙通讥笑他们说:“你们真是鄙儒,不知时变。”
⑿殊伦,不是同一类人物。两句意为:你还不如叔孙通能顺应时变,和我本来不是一路人。
⒀汶水,今山东大汶河。汶水滨,指鲁儒的故乡。


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的对象是东鲁(今山东)的儒生。鲁地有儒者虽皓首穷经,却死守章句,不懂经邦治国之策。李白自视有“经济之才”、“王霸大略”,或曾受到某“鲁儒”的轻视和嘲笑,故以此诗反讥之。

  开头四句说,那些白发苍苍的“鲁叟”们,言必称“五经”,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将《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儒家圣贤之书的章句背得滚瓜烂熟,学问可算是很大了。但是,假如向他们请教一下经国济世的方略,就如坠烟雾,茫然不知所对。这里将鲁儒的精通经书和不谙时务相对比,揭示了他们的无能本质。

  然而,标志着儒生身分的仪容却是丝毫马虎不得的。诗人接着以漫画笔法,活灵活现地描摹了鲁儒们迂腐可笑的举止:他们脚下穿着文饰考究的远游履,头上戴着平整端重的方山巾,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上了大路,宽大的襟袖拖在地上,步子还未迈动,先扬起了一片尘土。鲁儒们故做庄严的神态与其实际上给人的滑稽感构成的对比,产生出一种喜剧效果;同时,鲁儒们外表的矜持与其内里的无能构成的对比,又更加突现了他们的迂阔。

  诗末六句,是诗人对鲁儒的评论,并且将自己摆进去与鲁儒加以对比,在这种对比中表达自己的积极用世思想。诗中采用了以古喻今的写法:当年秦始皇曾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没收天下的《诗》《书》等儒家之书,谁敢违抗,就施以黥刑,并被罚去筑城。当时,那些褒衣博带的儒生确是吃了苦头。李白对鲁儒们说:正像秦代那些儒生们的可悲遭遇一样,你们这些人断然得不到朝廷的器重;我虽然也崇奉儒学,但却要效法叔孙通,干一番辅弼朝廷的事业,绝不与你们为伍。你们既然对时务一窍不通,那么,就请回到老家的汶水边上种田去吧!结尾二句的嘲讽是极其辛辣的,令人如见鲁儒们的窘态,和李白飞扬跋扈的神情,也感受到了他的宏伟理想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


创作背景:

  《嘲鲁儒》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李白移居东鲁不久,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27年)。李白寓居的瑕丘,就是今天的兖州,其地距孔子故里曲阜不过数十里之遥,正是“盛产”儒生的地方。李白来到这里,见到大批“鲁儒”,一旦与之交接,心所鄙之,因此写诗以讽。

  唐代是一个思想开放、自由的时代,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释、道二家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势力也相当大。在开、天盛世成长起来的李白,接受了十分庞杂的思想影响,但儒家思想仍旧在李白思想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所嘲讽的“鲁儒”,只是儒生中的一种人。自汉代以来,山东的儒学就有齐学与鲁学之分。大体说来,鲁学好古而齐学趋时,鲁学重章句而齐学重世用。汉高祖时的儒生叔孙通,就是属于齐学一派。他在天下初定之际,为了树立朝廷的权威,领命去鲁地征召儒生以共起朝仪。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前往,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道:“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叔孙通带着三十个应征的儒生进京,为朝廷制订了成套的礼仪。汉高祖七年,长乐宫落成,高祖感叹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遂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李白所嘲讽的“鲁儒”,正是叔孙通所讥笑的那一类“不知时变”的“鄙儒”。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白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頲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於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爲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於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爲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爲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爲僚佐。璘谋乱... 查看更多>>

李白的诗:

相关诗词:

嘲郑薫 (cháo zhèng xūn)

朝代:唐    作者: 无名氏

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嘲鲁连子 (cháo lǔ lián zǐ)

朝代:唐    作者: 韩愈

鲁连细而黠,有似黄鹞子。
田巴兀老苍,怜汝矜爪觜。
开端要惊人,雄跨吾厌矣。
高拱禅鸿声,若辍一杯水。
独称唐虞贤,顾未知之耳。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鲁二儒 (lǔ èr rú)

朝代:宋    作者: 舒岳祥

叔孙事秦,以谀蔽愚。
至於归汉,荐进狡夫。
灭我王道,甚於焚书。
是以二儒,确乎其居。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jù)

朝代:宋    作者: 鲁仕能

万劫灰中存世界,千层浪里惜儒珍。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陶氏一经堂诗 (táo shì yī jīng táng shī)

朝代:宋    作者: 韩驹

古来儒术士,岂为胜籝金。
更求紫与青,陋哉徒苦心。
有儿如少翁,但可污儒林。
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鍼。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嘲许子儒 (cháo xǔ zǐ rú)

朝代:唐    作者: 窦昉

不能专习礼,虚心强觅阶。
一年辞爵弁,半岁履麻鞋。
瓦恶频蒙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解着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cì yùn huáng lǔ zhí cháo xiǎo dé xiǎo dé lǔ zhí zǐ qí mǔ wēi gù qí shī yún jiě zhe qián fū lùn bù fáng wú wài jiā)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进馔客争起,小儿那可涯。
莫欺东方星,三五自横斜。
名驹已汗血,老蚌空泥沙。
但使伯仁长,还兴络秀家。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fèng hé shèng zhì jīng zōu lǔ jì kǒng zǐ yìng zhì)

朝代:唐    作者: 张说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廻旧宅,凤德咏余芬。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

自嘲觧嘲二首 其一 (zì cháo jiě cháo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陆游

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
移山谋畚土,黏日欲煎胶。
得句题修竹,烹茶拾堕巢。
行年不须筭,断是死衡茆。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苏学十题 公堂槐 (sū xué shí tí gōng táng huái)

朝代:宋    作者: 朱长文

五纪栽培後,三春长育中。
灵根蟠故国,密叶荫儒宫。
患与般斤远,歌宜鲁藻同。
先儒垂意远,期此出三公。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