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yǐng shàng guī zài tí sì bì èr jué qí èr
自颍上归再题寺壁二绝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涣 (liú huàn)

被布羹藜三十春,苦空存性已通真。
我来试问孤高士,翻媿区区名利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bèi bù gēng lí sān shí chūn , kǔ kōng cún xìng yǐ tōng zhēn 。
wǒ lái shì wèn gū gāo shì , fān kuì qū qū míng lì shē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经历了三十个春秋,饱尝世间的荣辱,我深知虚空中存在的真理。
我来向那位独立高尚的士人提问,我为追逐微不足道的名利而感到羞愧。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经历了三十个春秋,饱尝了人生的苦辣酸甜。他认识到了世间的空虚,并开始追求真理和内在的宁静。诗人自嘲地说,他站在那位独立高尚的士人面前,感到自己的名利之心是多么微不足道,感到自己的境遇与这位士人相比是多么渺小。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和对内心追求的崇高。

赏析:这首诗是刘涣的《自颍上归再题寺壁二绝 其二》。诗人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自己对修道者的敬仰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诗中提到了“布羹藜三十春”,意指诗人修行已有三十年之久,这里的“布羹藜”可以理解为平淡的生活和粗糙的食物,强调了修道者朴素的生活方式。接着提到“苦空存性已通真”,表明诗人在修行中已经通达了真理,领悟到了生命的本质。这两句反映出了诗人对修行者的尊敬和钦佩。
然后诗人自谦地表示“我来试问孤高士”,诗人虽然虚心前来请教,但却“翻媿区区名利身”,感到自己的名利之事微不足道,对此不以为意。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更加强调了修道者的高尚品质。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文字,表达了对修行者高尚品德的赞颂,以及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刘涣写的《自颍上归再题寺壁二绝》系列:

本文作者刘涣介绍:🔈

刘涣(九九八~一○七八),字仲章,保州保塞(今河北保定)人。仁宗天圣六年(一○二八),以父任爲将作监主簿(《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一○六)。明道二年(一○三三),爲左正言(同上书卷一一三)。庆历元年(一○四一),由屯田员外郎加直昭文馆(同上书卷一三一)。历知沧、吉、保、登、邢、恩、冀州。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由知泾州改澶州(同上书卷二二四),同年,以工部尚书致仕(同上书卷二二八)。元丰元年卒(同上书卷二九一),年八十一。《宋史》卷三二四有传。 查看更多>>

刘涣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