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shān
锺山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有庆 (liú yǒu qìng)

蟠龙垂顾饮江湄,卧护宗祧彼一时。
马渡已嗟南国蹙,猿惊何暇北山移。
郊坛曾祝千年运,塔庙空留异代悲。
北望中原形势尽,太平草木亦熙熙。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pán lóng chuí gù yǐn jiāng méi , wò hù zōng tiāo bǐ yī shí 。
mǎ dù yǐ jiē nán guó cù , yuán jīng hé xiá běi shān yí 。
jiāo tán céng zhù qiān nián yùn , tǎ miào kōng liú yì dài bēi 。
běi wàng zhōng yuán xíng shì jìn , tài píng cǎo mù yì xī xī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蟠龙屈身俯瞰,饮水于江湄之畔,躺卧护佑着那位时代的宗祧。马嘶渡口,已经感叹南国的困顿;猿猴惊惶,又怎能有闲暇去迁徙北山。郊坛上曾祭祀过千年的运势,高塔庙宇却只剩下异代的悲哀。北望中原,国势已经走到了尽头,但太平盛世下,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全诗写景寓意深远,揭示了时局变迁、国运兴衰的悲壮之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衬出社会动荡与政局不稳。诗人以蟠龙、马、猿等动物象征着国家和人民,展现了国家的困境与人民的无奈。郊坛和塔庙象征着祭祀和信仰,映照出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北望中原,写尽国势衰退,但草木欣欣向荣,暗示着希望和重生。全诗以景物抒发情感,通过对比寓意,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4 首名为《锺山》的诗:

本文作者刘有庆介绍:🔈

刘有庆,字元长,号损斋,本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初任南陵主簿,遂家焉。官至翰林待诏。入元,爲平江书院山长。事见《宛陵群英集》卷三、清道光《安徽通志》卷二○八。今录诗三首。 查看更多>>

刘有庆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