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 lè tíng èr shǒu qí èr
衆乐亭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吴中复 (wú zhōng fù)

烟波空阔岸低回,草绿花红处处堆。
一片湖光分岛溆,四边山色入楼台。
从来未有吾民乐,此地欣逢剌史来。
目断鄞江何日到,京师只得画图开。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yān bō kōng kuò àn dī huí , cǎo lǜ huā hóng chù chù duī 。
yī piàn hú guāng fēn dǎo xù , sì biān shān sè rù lóu tái 。
cóng lái wèi yǒu wú mín yuè , cǐ dì xīn féng là shǐ lái 。
mù duàn yín jiāng hé rì dào , jīng shī zhǐ de huà tú kā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烟雾在空旷的水面上卷起,岸边低回,到处都堆满了绿草和红花。
湖水波光潋滟,分割成许多小岛,周围的山色融入楼台之中。
从来未曾有过我民族如此欢乐的时刻,此地喜迎历史的到来。
盼望着何时能抵达鄞江的彼岸,而京师的路程却只能通过画图来开启。

全文

总结:

全文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的地方,烟雾弥漫,湖泊如画,岸边花草繁茂,四周群山环绕。这个地方给人以欢乐的感觉,似乎历史的重要人物即将到来。然而,主人公却渴望能够离开这里,前往鄞江和京师的彼岸。

赏析:这首古诗《众乐亭二首 其二》是吴中复创作的诗篇,通过绚丽的自然景色和生动的写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乡村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首节描绘了湖泊和周围的自然景色,烟雾弥漫,湖面宽广,草木繁茂,花朵绽放,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这里有一种宁静与生机并存的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接着诗人以“一片湖光分岛溆,四边山色入楼台”来形容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宛如山水画般的美景。湖泊的光影在楼台上投射,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独特性。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提到此地欣逢剌史来,意指他在异地,遇到了让他欣喜的消息,可能是乡邻的到来或者是家书的传递,这让他格外愉悦。但他也感叹目断鄞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渴望着重返故乡。
最后两句“京师只得画图开”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即使身处京师,也只能通过画图来怀念故土的美景。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吴中复写的《衆乐亭二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衆乐亭二首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吴中复介绍:🔈

吴中复(一○一一~一○七九),字仲庶,兴国军永兴(今湖北阳新)人。仁宗宝元元年(一○三八)进士。皇佑五年(一○五三)爲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一七五)嘉佑二年(一○五七)迁殿中侍御史充言事御史(同上书卷一八五)。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户部副使。出爲河东都转运使,移知江宁府、成德军。神宗熙宁三年(一○七○)知成都府(同上书卷二一六)。迁给事中,知永兴军(《东都事略》卷七五)。六年,知河阳(《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二四六)。元丰元年(一○七八)十二月卒(同上书卷二九五),年六十八。事见《名臣碑傅琬琰集》下集卷一五《吴给事中复传》,《宋史》卷三二二有传。今录诗二十四首。 查看更多>>

吴中复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