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o guò nán gōng wén tài cháng qīng lè
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陆贽 (lù zhì)

南宫闻古乐,拂曙听初惊。
烟霭遥迷处,丝桐暗辨名。
节随新律改,声带绪风轻。
合雅将移俗,同和自感情。
远音兼晓漏,余响过春城。
九奏明初日,寥寥天地清。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nán gōng wén gǔ lè , fú shǔ tīng chū jīng 。
yān ǎi yáo mí chù , sī tóng àn biàn míng 。
jié suí xīn lǜ gǎi , shēng dài xù fēng qīng 。
hé yǎ jiāng yí sú , tóng hé zì gǎn qíng 。
yuǎn yīn jiān xiǎo lòu , yú xiǎng guò chūn chéng 。
jiǔ zòu míng chū rì , liáo liáo tiān dì qīng 。

曉過南宮聞太常清樂

—— 陸贄

南宮聞古樂,拂曙聽初驚。
煙靄遙迷處,絲桐暗辨名。
節隨新律改,聲帶緒風輕。
合雅將移俗,同和自感情。
遠音兼曉漏,餘響過春城。
九奏明初日,寥寥天地清。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nán gōng wén gǔ lè , fú shǔ tīng chū jīng 。
yān ǎi yáo mí chù , sī tóng àn biàn míng 。
jié suí xīn lǜ gǎi , shēng dài xù fēng qīng 。
hé yǎ jiāng yí sú , tóng hé zì gǎn qíng 。
yuǎn yīn jiān xiǎo lòu , yú xiǎng guò chūn chéng 。
jiǔ zòu míng chū rì , liáo liáo tiān dì q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南宫听到古乐的声音,拂去朝阳,初次惊讶。远处的烟雾迷蒙了视线,丝桐乐器的声音隐约可辨。乐曲的节奏随着新的调律改变,声音轻柔而和谐。这种雅致的音乐将会移植到平常的乐曲中,使人们感受到共同的情感。远远的音响和晨钟声一起传来,余音回荡在春城上空。这九奏明亮的音乐犹如初日的曙光,使天地间显得清澈而宁静。

赏析:
陆贽的《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是一首描写早晨南宫传来古乐的诗歌,表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在诗的开篇,诗人提到“南宫闻古乐”,正是清晨的一幕景象,悄然而至的古乐声传入他的耳中,使他产生了惊奇之感。这里的“拂曙听初惊”形象地描绘出清晨微微拂曙光的场景,乐声突然响起,让人感到惊喜。
接着,诗人描述了古乐声的传播情况,说“烟霭遥迷处,丝桐暗辨名”,这里使用了“烟霭”和“丝桐”来形容乐声传来的模糊和遥远感,暗示了这古乐的神秘和古老。而“暗辨名”则表明了诗人对古乐的认知,他似乎能够分辨出这是何种曲调。
在下文,诗人提到乐曲的变化,“节随新律改,声带绪风轻”,这里反映出古乐的传承和演变,古乐不断地随着新的律令而改变,但音乐的本质依然如风一般轻灵。这也可视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讴歌。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古乐的喜爱和共鸣,“合雅将移俗,同和自感情”。他认为这古乐能够将雅致之音传递给世人,能够引起人们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最后两句,“远音兼晓漏,余响过春城。九奏明初日,寥寥天地清”,则通过音乐的传奏和余音的回荡,表现出早晨的清新和宁静。这古乐如同晨曦中的清风,扫去了一切杂念,使天地清净无比。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的诗:

本文作者陆贽介绍:🔈

陆贽,字敬舆,嘉兴人。登进士第,中博学宏词,调郑尉,罢归。复以书判拔萃补渭南尉。德宗立,由监察御史召爲翰林学士。贞元八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裴延龄构之,贬忠州别驾。顺宗立,召还,诏未至卒。赠兵部尚书,諡曰宣。集二十七卷,今存三首。 查看更多>>

陆贽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