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杂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五杂俎”出自哪首诗?

答案:五杂俎”出自: 宋代 唐庚 《五杂俎》, 诗句拼音为: wǔ zá zǔ

问题2:“五杂俎”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五杂俎”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五杂俎”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五杂俎”的下一句是: 水中鱼 , 诗句拼音为: shuǐ zhōng yú ,诗句平仄:仄○平

“五杂俎”全诗

五杂俎 (wǔ zá zǔ)

朝代:宋    作者: 唐庚

五杂俎,水中鱼。
去复还,天上凫。
不获已,辕下驹。
五杂俎,名利地。
去复还,尘埃辔。
不获已,贫而仕。

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

wǔ zá zǔ , shuǐ zhōng yú 。
qù fù huán , tiān shàng fú 。
bù huò yǐ , yuán xià jū 。
wǔ zá zǔ , míng lì dì 。
qù fù huán , chén āi pèi 。
bù huò yǐ , pín ér shì 。

“五杂俎”繁体原文

五雜俎

五雜俎,水中魚。
去復還,天上鳧。
不獲已,轅下駒。
五雜俎,名利地。
去復還,塵埃轡。
不獲已,貧而仕。

“五杂俎”全诗注音

wǔ zá zǔ , shuǐ zhōng yú 。

五杂俎,水中鱼。

qù fù huán , tiān shàng fú 。

去复还,天上凫。

bù huò yǐ , yuán xià jū 。

不获已,辕下驹。

wǔ zá zǔ , míng lì dì 。

五杂俎,名利地。

qù fù huán , chén āi pèi 。

去复还,尘埃辔。

bù huò yǐ , pín ér shì 。

不获已,贫而仕。

“五杂俎”全诗翻译

译文:
《五杂俎》这篇文章,描述了三种不同的境遇和命运。首先,有鱼在水中游动,意味着自由自在,但鱼被捕获后又被放回水中,暗示着不断经历变迁。接着,有野鸭飞翔天空,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但最终还是被捕获,暗示着命运无常。最后,有马在辕下快速奔跑,表现出迅猛和精神,但马也无法摆脱马鞭和车辕的束缚,象征着境遇的限制。
整篇文章通过“五杂俎”、“去复还”和“不获已”这三句反复出现的诗句,强调了名利和地位的虚幻和无常,警示人们不应太过追求物质的利益。无论是像水中的鱼一样经历着变迁,还是像天上的凫一样飘忽不定,或者像辕下的驹一样追求速度,最终都难以脱离命运的束缚。文章提醒我们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贪恋名利和地位,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五杂俎”诗句作者唐庚介绍:

唐庚(一○七一~一一二一),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调利州司法参军。历知阆中县、绵州(同上书卷七)。徽宗大观中爲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四年(一一一○),除京畿路提举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一)。商英罢相,坐贬惠州。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宋刻本《唐先生文集》卷六《黎民权厝铭》),复官承议郎,还京,提举上清太平宫。宣和三年归蜀,道卒,年五十一。庚诗文精密工致,有小东坡之称(《文献通志》卷二三七引李壁语)。卒後次年,其弟庾编遗文爲集,卷数不详,已佚。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惠州州学主管郑康佐集当时流传的《寓公集》及闽本、蜀本诗文,编刻《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十卷(本集郑康佐跋),後世多种抄本、刻本均祖出此本。又有《唐子西文录》一卷。事见《眉山唐先生文集》卷首吕荣义撰《序》,《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唐庚诗,以宋刻《唐先生文集》二十卷(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嘉靖任佃刻《唐先生集》七卷(简称任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雍正汪亮采南陔草堂活字印本《唐眉山集》二十四卷(简称汪本,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唐子西集》二十四卷(称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句,附於卷末。更多...

“五杂俎”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