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身心道有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寂灭身心道有余”出自哪首诗?

答案:寂灭身心道有余”出自: 宋代 释原妙 《偈颂六十七首 其六七》,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jì miè shēn xīn dào yǒu yú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寂灭身心道有余”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寂灭身心道有余”的上一句是: 红尘堆里学山居 , 诗句拼音为:hóng chén duī lǐ xué shān jū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寂灭身心道有余”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寂灭身心道有余”的下一句是: 但得胸中憎爱尽 , 诗句拼音为: dàn dé xiōng zhōng zēng ài jìn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寂灭身心道有余”全诗

偈颂六十七首 其六七 (jì sòng liù shí qī shǒu qí liù qī)

朝代:宋    作者: 释原妙

红尘堆里学山居,寂灭身心道有余
但得胸中憎爱尽,不参禅亦是工夫。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hóng chén duī lǐ xué shān jū , jì miè shēn xīn dào yǒu yú 。
dàn dé xiōng zhōng zēng ài jìn , bù cān chán yì shì gōng fū 。

“寂灭身心道有余”繁体原文

偈頌六十七首 其六七

紅塵堆裏學山居,寂滅身心道有餘。
但得胸中憎愛盡,不參禪亦是工夫。

“寂灭身心道有余”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红尘堆里学山居,寂灭身心道有余。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但得胸中憎爱尽,不参禅亦是工夫。

“寂灭身心道有余”全诗注音

hóng chén duī lǐ xué shān jū , jì miè shēn xīn dào yǒu yú 。

红尘堆里学山居,寂灭身心道有余。

dàn dé xiōng zhōng zēng ài jìn , bù cān chán yì shì gōng fū 。

但得胸中憎爱尽,不参禅亦是工夫。

“寂灭身心道有余”全诗翻译

译文:

红尘繁忙的世俗生活中,我仿佛隐居在山林之中,静心修行,内心的宁静超越了一切尘世的浮华。
虽然没有完全参透禅道,但只要心中的喜好和厌恶都已经消融殆尽,即使不专门修炼禅宗,也算是修行的一种。

总结:

诗人表达了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他仿佛置身于山居修行的宁静之中,内心已然达到超脱纷扰的境地。即便没有完全参透禅宗的要义,只要内心的情感已经超越了爱恶之感,也算是一种修行的境界。

“寂灭身心道有余”诗句作者释原妙介绍:

释原妙(一二三八~一二九五),号高峰,俗姓徐,吴江(今属江苏)人。年十五出家,投嘉禾密印寺法住爲师。十六岁薙发,十七岁受具,十八岁习天台教,二十岁更衣入净慈,立限学禅。二十二岁请益断桥妙伦。继扣雪岩祖钦,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得悟。三年,由国清过雪窦,谒西江谋、希声叟、寓旦过。及祖钦挂牌於道场,开法於天宁,皆随侍。度宗咸淳二年(一二二六),入临安龙须寺,苦行九年。十年,迁湖州双髻庵。帝昺祥兴二年(一二七九),至天目西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入张公洞扁死关,不越户十五年。成宗元贞元年卒,年五十八。爲南岳下二十一世,雪岩祖钦禅师法嗣。有《高峰原妙禅师语录》二卷、《高峰原妙禅师禅要》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释原妙诗,以辑自《语录》、《禅要》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依次分编爲二卷。更多...

“寂灭身心道有余”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