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江上救沈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哀哀江上救沈尸”出自哪首诗?

答案:哀哀江上救沈尸”出自: 宋代 赵拚 《次韵前人题曹娥庙二首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āi āi jiāng shàng jiù shěn shī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哀哀江上救沈尸”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哀哀江上救沈尸”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哀哀江上救沈尸”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哀哀江上救沈尸”的下一句是: 墓木留形世所悲 , 诗句拼音为: mù mù liú xíng shì suǒ bēi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哀哀江上救沈尸”全诗

次韵前人题曹娥庙二首 其二 (cì yùn qián rén tí cáo é miào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赵拚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āi āi jiāng shàng jiù shěn shī , mù mù liú xíng shì suǒ bēi 。
dé zhǐ chūn qiū cān sì diǎn , xiào chéng jīn rì zài féng shí 。

“哀哀江上救沈尸”繁体原文

次韻前人題曹娥廟二首 其二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得旨春秋參祀典,孝誠今日再逢時。

“哀哀江上救沈尸”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哀哀江上救沈尸”全诗注音

āi āi jiāng shàng jiù shěn shī , mù mù liú xíng shì suǒ bēi 。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dé zhǐ chūn qiū cān sì diǎn , xiào chéng jīn rì zài féng shí 。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哀哀江上救沈尸”全诗翻译

译文: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在江上悲哀地救起了一个已经沉入水中的尸体,令人深感悲痛。尸体被打捞上来后,尽管已经死去,但它的遗体还保留着原本的形状,这让世人更加悲伤。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受到圣旨,按照春秋时期的典章制度进行祭祀,表达对先祖的敬意。孝顺忠诚的行为今天再次得到认可,值得庆贺。

全诗概括:这首诗描述了在江上救起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的悲伤情景,以及尸体仍然保留着原貌引发世人悲伤的情景。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孝诚行为的赞扬,认为这种美德在今天得到了重视和认可。

“哀哀江上救沈尸”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由赵拚创作,题材取材于古代历史事件。诗中以悲痛的语气,描述了一位在江上救人溺水而亡的英雄,他的墓地成为后人缅怀的对象。诗人以深沉的哀思,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景仰和钦佩之情。在诗中,墓木留形,象征着英雄事迹永垂不朽,世代传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祭奠之情,认为他应该被春秋时代的祭祀典礼所纪念,体现了对英雄的尊敬和崇高评价。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孝顺和忠诚的赞美,认为这位英雄的孝诚行为在今日再次得到认可,符合时代价值观。

“哀哀江上救沈尸”诗句作者赵拚介绍:

赵拚(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佑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爲殿中侍御史。嘉佑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爲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於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拚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拚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更多...

“哀哀江上救沈尸”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