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不可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故山不可到”出自哪首诗?

答案:故山不可到”出自: 宋代 苏轼 《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gù shān bù kě dào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

问题2:“故山不可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故山不可到”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故山不可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故山不可到”的下一句是: 飞梦隔五岭 , 诗句拼音为: fēi mèng gé wǔ lǐng ,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故山不可到”全诗

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二 (hé táo zá shī shí yī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故山不可到,飞梦隔五岭。
真游有黄庭,闭目寓两景。
室空无可照,火灭膏自冷。
披衣起视夜,海阔河汉永。
西窗半明月,散乱梧楸影。
良辰不可系,逝水无留骋。
我苗期後枯,持此一念静。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

gù shān bù kě dào , fēi mèng gé wǔ lǐng 。
zhēn yóu yǒu huáng tíng , bì mù yù liǎng jǐng 。
shì kōng wú kě zhào , huǒ miè gāo zì lěng 。
pī yī qǐ shì yè , hǎi kuò hé hàn yǒng 。
xī chuāng bàn míng yuè , sǎn luàn wú qiū yǐng 。
liáng chén bù kě xì , shì shuǐ wú liú chěng 。
wǒ miáo qī hòu kū , chí cǐ yī niàn jìng 。

“故山不可到”繁体原文

和陶雜詩十一首 其二

故山不可到,飛夢隔五嶺。
真游有黄庭,閉目寓兩景。
室空無可照,火滅膏自冷。
披衣起視夜,海闊河漢永。
西窗半明月,散亂梧楸影。
良辰不可繫,逝水無留騁。
我苗期後枯,持此一念靜。

“故山不可到”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故山不可到,飞梦隔五岭。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真游有黄庭,闭目寓两景。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室空无可照,火灭膏自冷。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披衣起视夜,海阔河汉永。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西窗半明月,散乱梧楸影。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良辰不可系,逝水无留骋。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
我苗期後枯,持此一念静。

“故山不可到”全诗注音

gù shān bù kě dào , fēi mèng gé wǔ lǐng 。

故山不可到,飞梦隔五岭。

zhēn yóu yǒu huáng tíng , bì mù yù liǎng jǐng 。

真游有黄庭,闭目寓两景。

shì kōng wú kě zhào , huǒ miè gāo zì lěng 。

室空无可照,火灭膏自冷。

pī yī qǐ shì yè , hǎi kuò hé hàn yǒng 。

披衣起视夜,海阔河汉永。

xī chuāng bàn míng yuè , sǎn luàn wú qiū yǐng 。

西窗半明月,散乱梧楸影。

liáng chén bù kě xì , shì shuǐ wú liú chěng 。

良辰不可系,逝水无留骋。

wǒ miáo qī hòu kū , chí cǐ yī niàn jìng 。

我苗期後枯,持此一念静。

“故山不可到”全诗翻译

译文:
故山无法到达,只能借飞梦跨越五岭山脉。
在梦中真正游历了黄庭,闭上眼睛却有两种美景融入心灵。
房间空空荡荡,无可供照,火已熄灭,膏油自然冷却。
我披上衣服,起身眺望夜空,广阔如海,无边无际。
西窗半开,明月照进,梧桐树影散乱。
美好的时光不可留连,光阴如逝水,无法驾驭留住。
我年少时抱有满腔热血,如今已苍老,只希望用此一念宁静自己。

全文

总结:

这首古文描写了作者无法回到故山的遗憾,借飞梦游历黄庭,闭目感受两种美景。房间里空荡荡的,火已熄灭,披衣起身眺望夜空,感慨光阴匆匆。西窗半开,明月照进,梧桐树影散乱,时光不可挽留,作者希望用心静下来。

“故山不可到”总结赏析

《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二》这首诗是苏轼所作,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诗意人生的向往。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故乡的追忆为引子,开篇便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梦幻和遥远感的世界。诗人的故山虽然遥不可及,但他却能在飞梦中超越五岭,展现出了他心灵的自由和超越物质世界的能力。
接着,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黄庭,这里成为他内心旅游的场所。闭上眼睛,他仿佛置身于黄庭之中,感受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致。这里的室内空旷,没有可以反射的事物,火已经熄灭,膏已经冷却,强调了他的内心平静和超然境界。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在夜晚醒来,通过西窗看到明亮的月光和梧楸树的影子。这里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安宁的感觉,与前半部分的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强调了良辰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时间如水流逝的无情。
最后两句“我苗期後枯,持此一念静。”反映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深切思考。他以一念之静,表达了对于内心平和与超脱的渴望。

“故山不可到”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故山不可到”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