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前後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花发前後台”出自哪首诗?

答案:花发前後台”出自: 宋代 苏轼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huā fā qián hòu tái ,诗句平仄: 平仄平仄平

问题2:“花发前後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花发前後台”的上一句是: 想见南北山 , 诗句拼音为: xiǎng jiàn nán běi shān ,诗句平仄: 平仄平仄平

问题3:“花发前後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花发前後台”的下一句是: 寄声问道人 , 诗句拼音为: jì shēng wèn dào rén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花发前後台”全诗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wén biàn cái fǎ shī fù guī shàng tiān zhú yǐ shī xì wèn)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後台
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dào rén chū shān qù , shān sè rú sǐ huī 。
bái yún bù jiě xiào , qīng sōng yǒu yú āi 。
hū wén dào rén guī , niǎo yǔ shān róng kāi 。
shén guāng chū bǎo jì , fǎ yǔ xǐ fú āi 。
xiǎng jiàn nán běi shān , huā fā qián hòu tái 。
jì shēng wèn dào rén , jiè chán yǐ wéi huī 。
hé suǒ wén ér qù , hé suǒ jiàn ér huí 。
dào rén xiào bù dá , cǐ yì ān zài zāi 。
xī nián běn bù zhù , jīn zhě yì wú lái 。
cǐ yǔ jìng fēi shì , qiě shí bái yáng méi 。

“花发前後台”繁体原文

聞辯才法師復歸上天竺以詩戲問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雲不解笑,青松有餘哀。
忽聞道人歸,鳥語山容開。
神光出寶髻,法雨洗浮埃。
想見南北山,花發前後臺。
寄聲問道人,借禪以爲詼。
何所聞而去,何所見而回。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無來。
此語竟非是,且食白楊梅。

“花发前後台”韵律对照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後台。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花发前後台”全诗注音

dào rén chū shān qù , shān sè rú sǐ huī 。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bái yún bù jiě xiào , qīng sōng yǒu yú āi 。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

hū wén dào rén guī , niǎo yǔ shān róng kāi 。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shén guāng chū bǎo jì , fǎ yǔ xǐ fú āi 。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xiǎng jiàn nán běi shān , huā fā qián hòu tái 。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後台。

jì shēng wèn dào rén , jiè chán yǐ wéi huī 。

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hé suǒ wén ér qù , hé suǒ jiàn ér huí 。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dào rén xiào bù dá , cǐ yì ān zài zāi 。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xī nián běn bù zhù , jīn zhě yì wú lái 。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

cǐ yǔ jìng fēi shì , qiě shí bái yáng méi 。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花发前後台”全诗翻译

译文:
道士离开山岳,山色苍白如死灰。白云茫茫不领会,青松哀鸣欲断肠。忽然听道士归来,鸟语唤醒山岳的容颜。神光从宝髻中放出,法雨洗净浮尘埃。想见南北两座山,花儿在前后台绽放艳丽。我写信问道士,借禅修行来取乐。他去之前听到什么?他回来之后见到了什么?道士微笑不作答,他的意思何在呢?过去他本就无所停留,如今也没有再次前来。这番话语果然不是实情,且吃下那些白杨梅吧。




总结:

这首诗以描绘道士离开山岳和回来的情景为主线,通过山色、云、松树、鸟语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道士归山的喜悦和修行的神奇力量。诗中道士笑而不答,引发了思考:他的离去和归来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两句以幽默的口吻揭示了诗意的转折,展示了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诙谐的写作风格。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水间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的互动,意境深远,引人思索。

“花发前後台”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通过描写道人的离去和归来,表达了生命和人生的无常以及对道法的追求。
诗中一开始描绘了道人出山离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突显了他的离去带来的沉闷和无奈。然而,当道人忽然归来,景色焕然一新,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象征着道人修行的成果,显示了道法的神奇力量。
接下来,诗中叙述了春花秋叶的交替,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表现了诗人对道人的好奇和对道法的探求。但道人却笑而不答,表明了道法的奥妙不可言传,生命的真谛难以捉摸。
最后两句诗意地写道,道人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此语竟非是”则彰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法预测。最后一句“且食白杨梅”则以一种淡然的态度,表达了对生活的随遇而安。
标签: 抒情,禅修,生命哲理

“花发前後台”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花发前後台”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