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慷慨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风前慷慨歌”出自哪首诗?

答案:风前慷慨歌”出自: 宋代 郑思肖 《郊行即事四首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fēng qián kāng kǎi gē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2:“风前慷慨歌”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风前慷慨歌”的上一句是: 背立官塘路 , 诗句拼音为: bèi lì guān táng lù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3:“风前慷慨歌”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风前慷慨歌”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风前慷慨歌”全诗

郊行即事四首 其二 (jiāo xíng jí shì sì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郑思肖

五年前事别,一说泪滂沱。
帝业虽迁鼎,人心未倒戈。
日光疑白昼,天影愧清波。
背立官塘路,风前慷慨歌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wǔ nián qián shì bié , yī shuō lèi pāng tuó 。
dì yè suī qiān dǐng , rén xīn wèi dǎo gē 。
rì guāng yí bái zhòu , tiān yǐng kuì qīng bō 。
bèi lì guān táng lù , fēng qián kāng kǎi gē 。

“风前慷慨歌”繁体原文

郊行即事四首 其二

五年前事別,一說淚滂沱。
帝業雖遷鼎,人心未倒戈。
日光疑白晝,天影愧清波。
背立官塘路,風前慷慨歌。

“风前慷慨歌”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年前事别,一说泪滂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帝业虽迁鼎,人心未倒戈。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日光疑白昼,天影愧清波。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背立官塘路,风前慷慨歌。

“风前慷慨歌”全诗注音

wǔ nián qián shì bié , yī shuō lèi pāng tuó 。

五年前事别,一说泪滂沱。

dì yè suī qiān dǐng , rén xīn wèi dǎo gē 。

帝业虽迁鼎,人心未倒戈。

rì guāng yí bái zhòu , tiān yǐng kuì qīng bō 。

日光疑白昼,天影愧清波。

bèi lì guān táng lù , fēng qián kāng kǎi gē 。

背立官塘路,风前慷慨歌。

“风前慷慨歌”全诗翻译

译文:

五年前离别的事情,现在一提起依然泪水滂沱流淌。虽然帝业已经改朝换代,但人们的心意还未改变为背叛之态。白昼的阳光似乎停滞不前,天空的倒影也感到惭愧不已,仿佛清澈的水波都黯然失色。我独自站在官塘路上,背对着这条路,面向风,情感激荡,豪情满怀地高歌一曲。

总结:

诗人回顾五年前的离别,感叹时光的流转,虽然国家政权改变,但人们的情感还未变。描述了白昼阳光的特殊状态,借此抒发天地之间的情感。最后以背立官塘路、面向风唱歌,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风前慷慨歌”诗句作者郑思肖介绍: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名与字、号皆宋亡後所改,寓不忘宋室之意,原名已不详。宋末太学生,元兵南下,曾扣阍上书,不报。入元,居吴下,自号三外野人。善画墨兰,宋亡後画兰不画土,根无所凭,以爲地已爲人夺去。元仁宗延佑五年卒,年七十八。有《所南先生文集》,又有《心史》七卷,系明崇祯十一年苏州承天寺狼山中房浚井时发现,藏于铁函中,清徐乾学《通监後篇考异》以爲是明末人僞托。明洪武《苏州府志》卷四○有传。 郑思肖诗,第一卷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汲古阁《所南诗集》爲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第二至五卷以明崇祯十二年张国维刻《心史》爲底本,校以清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风前慷慨歌”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