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书八八而用七”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易书八八而用七”出自哪首诗?

答案:易书八八而用七”出自: 宋代 魏了翁 《四川茶马牛宝章修扬子墨池以书索题咏》,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yì shū bā bā ér yòng qī ,诗句平仄:

问题2:“易书八八而用七”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易书八八而用七”的上一句是: 玄意欲取臣承君 , 诗句拼音为: xuán yì yù qǔ chén chéng jūn ,诗句平仄:

问题3:“易书八八而用七”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易书八八而用七”的下一句是: 玄文九九而存一 , 诗句拼音为: xuán wén jiǔ jiǔ ér cún yī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易书八八而用七”全诗

四川茶马牛宝章修扬子墨池以书索题咏 (sì chuān chá mǎ niú bǎo zhāng xiū yáng zǐ mò chí yǐ shū suǒ tí yǒng)

朝代:宋    作者: 魏了翁

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虽逃刘歆醤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僣圣几赘肬。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
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况於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
历家中首先黄锺,虽以坤复为初终。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
玄文主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
谓玄於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
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
或云玄仿太初历,黄锺之分八十一。
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
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於圆。
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
易虽无玄不为阙,易更得玄滋有发。
且如河图与洛书,发挥道数无遗余。
後来支干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
况玄於易同而异,何独於玄苦讥议。
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
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
若非马邵晁张伦,後世几无扬子云。
後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
空余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zǐ yún yī qù qiān yú zǎi , wéi yǒu chéng dōu mò chí zài 。
cǎo xuán cǐ dì shì xié fēi , xuán wén jīn zài rén shuí zhī 。
suī táo liú xīn jiàng bù è , shǔ rǎng zhū kē dù yú zhái 。
qǐ wú xué zhě gōng tàn qiú , bù jī tiě shèng jǐ zhuì yóu 。
zì cóng mǎ shào zào xuán yù , cháo shì pǔ zhī zhāng shì yì 。
yì yún chá yǐ rén yóu yí , shì wèi zhū lǎo shēn qí cí 。
yì shū guǎng dà bāo tiān dì , cí biàn xiàng zhàn dōu yī zhì 。
shì rú zào rù gè bù tóng , yǒu yī yú cǐ jūn wèi gōng 。
kuàng wū yì xuán hù xiāng fā , bù tóng zhī tóng zhēn shàn xué 。
lì jiā zhōng shǒu xiān huáng zhōng , suī yǐ kūn fù wèi chū zhōng 。
jì rì tiān zhèng shǐ niú sù , yòu yǐ rì xīng fēn zuǒ yòu 。
qǐ cóng dōng zhì yì xuán jūn , xuán yì yù qǔ chén chéng jūn 。
yì shū bā bā ér yòng qī , xuán wén jiǔ jiǔ ér cún yī 。
yì fēn liù wèi zhōng èr wǔ , chén zhì shàng tōng jūn xià qǔ 。
xuán yǐ yī wǔ ér wèi zhōng , jūn dào jūn zūn chén dài zhōng 。
xuán wén zhǔ rì yì zhǔ suì , yì shū wèi jīng xuán wèi wěi 。
wèi xuán wū yì dì chéng tiān , jiù zhōng shào zǐ yóu zhī xuán 。
huò yún xuán zhǔn guà qì tú , shì tú yí yì fēi shèng shū 。
qǐ zhī zhōng fù yǔ xián yù , nǎi shì yīn yáng zì rán shù 。
huò yún xuán fǎng tài chū lì , huáng zhōng zhī fēn bā shí yī 。
qǐ zhī xū sān yǔ xū jiǔ , qí shù suī tóng qí fǎ fǒu 。
huò yún xuán xiàng zōng hún tiān , hún tiān fāng xiàng bāo wū yuán 。
qǐ zhī jiān yòng gài tiān shuō , gài yǐ yú dì chéng chún qián 。
yì suī wú xuán bù wèi quē , yì gèng dé xuán zī yǒu fā 。
qiě rú hé tú yǔ luò shū , fā huī dào shù wú yí yú 。
hòu lái zhī gān jí shēng lǜ , yùn qì cān tóng zhì tài yī 。
yǔ yì bìng xíng rén bù jī , qiān qí wàn zhé tóng yī guī 。
kuàng xuán wū yì tóng ér yì , hé dú wū xuán kǔ jī yì 。
zǐ yún zhī shī yuē lín lǘ , hè shān zhī xià shuí qí tú 。
zì fān jī zhù zuò shēng huó , lǜ lì tú shū wú bù hé 。
ruò fēi mǎ shào cháo zhāng lún , hòu shì jǐ wú yáng zǐ yún 。
hòu shì zǐ yún jīn jì zuò , ér cǐ xuán wén zhōng jì mò 。
kòng yú huì xiàng yǔ táng yīn , liáo yǔ wén shì gòng cháo yín 。

“易书八八而用七”繁体原文

四川茶馬牛寶章修揚子墨池以書索題詠

子雲一去千餘載,惟有成都墨池在。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誰知。
雖逃劉歆醤瓿阸,鼠壤蛛窠蠹魚宅。
豈無學者工探求,不譏僣聖幾贅肬。
自從馬邵造玄域,晁氏譜之張氏翼。
亦云察矣人猶疑,試爲諸老申其辭。
易書廣大包天地,辭變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爲功。
况於易玄互相發,不同之同真善學。
曆家中首先黄鍾,雖以坤復爲初終。
紀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從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書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玄以一五而爲中,君道君尊臣代終。
玄文主日易主歲,易書爲經玄爲緯。
謂玄於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或云玄準卦氣圖,是圖疑亦非聖書。
豈知中復與咸遇,乃是陰陽自然數。
或云玄倣太初歷,黄鍾之分八十一。
豈知虛三與虛九,其數雖同其法否。
或云玄象宗渾天,渾天方象包於圓。
豈知兼用蓋天說,蓋以輿地承純乾。
易雖無玄不爲闕,易更得玄滋有發。
且如河圖與洛書,發揮道數無遺餘。
後來支榦及聲律,運氣參同至太一。
與易並行人不譏,千岐萬轍同一歸。
况玄於易同而異,何獨於玄苦譏議。
子雲之師曰林閭,鶴山之下誰其徒。
自翻機杼作生活,律歷圖書無不合。
若非馬邵晁張倫,後世幾無揚子雲。
後世子雲今繼作,而此玄文終寂寞。
空餘繪象與棠陰,聊與文士供嘲吟。

“易书八八而用七”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虽逃刘歆醤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僣圣几赘肬。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况於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历家中首先黄锺,虽以坤复为初终。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玄文主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谓玄於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或云玄仿太初历,黄锺之分八十一。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於圆。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易虽无玄不为阙,易更得玄滋有发。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且如河图与洛书,发挥道数无遗余。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後来支干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况玄於易同而异,何独於玄苦讥议。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若非马邵晁张伦,後世几无扬子云。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後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空余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易书八八而用七”全诗注音

zǐ yún yī qù qiān yú zǎi , wéi yǒu chéng dōu mò chí zài 。

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

cǎo xuán cǐ dì shì xié fēi , xuán wén jīn zài rén shuí zhī 。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suī táo liú xīn jiàng bù è , shǔ rǎng zhū kē dù yú zhái 。

虽逃刘歆醤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qǐ wú xué zhě gōng tàn qiú , bù jī tiě shèng jǐ zhuì yóu 。

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僣圣几赘肬。

zì cóng mǎ shào zào xuán yù , cháo shì pǔ zhī zhāng shì yì 。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

yì yún chá yǐ rén yóu yí , shì wèi zhū lǎo shēn qí cí 。

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yì shū guǎng dà bāo tiān dì , cí biàn xiàng zhàn dōu yī zhì 。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

shì rú zào rù gè bù tóng , yǒu yī yú cǐ jūn wèi gōng 。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kuàng wū yì xuán hù xiāng fā , bù tóng zhī tóng zhēn shàn xué 。

况於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

lì jiā zhōng shǒu xiān huáng zhōng , suī yǐ kūn fù wèi chū zhōng 。

历家中首先黄锺,虽以坤复为初终。

jì rì tiān zhèng shǐ niú sù , yòu yǐ rì xīng fēn zuǒ yòu 。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qǐ cóng dōng zhì yì xuán jūn , xuán yì yù qǔ chén chéng jūn 。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yì shū bā bā ér yòng qī , xuán wén jiǔ jiǔ ér cún yī 。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yì fēn liù wèi zhōng èr wǔ , chén zhì shàng tōng jūn xià qǔ 。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xuán yǐ yī wǔ ér wèi zhōng , jūn dào jūn zūn chén dài zhōng 。

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

xuán wén zhǔ rì yì zhǔ suì , yì shū wèi jīng xuán wèi wěi 。

玄文主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

wèi xuán wū yì dì chéng tiān , jiù zhōng shào zǐ yóu zhī xuán 。

谓玄於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huò yún xuán zhǔn guà qì tú , shì tú yí yì fēi shèng shū 。

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

qǐ zhī zhōng fù yǔ xián yù , nǎi shì yīn yáng zì rán shù 。

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

huò yún xuán fǎng tài chū lì , huáng zhōng zhī fēn bā shí yī 。

或云玄仿太初历,黄锺之分八十一。

qǐ zhī xū sān yǔ xū jiǔ , qí shù suī tóng qí fǎ fǒu 。

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

huò yún xuán xiàng zōng hún tiān , hún tiān fāng xiàng bāo wū yuán 。

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於圆。

qǐ zhī jiān yòng gài tiān shuō , gài yǐ yú dì chéng chún qián 。

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

yì suī wú xuán bù wèi quē , yì gèng dé xuán zī yǒu fā 。

易虽无玄不为阙,易更得玄滋有发。

qiě rú hé tú yǔ luò shū , fā huī dào shù wú yí yú 。

且如河图与洛书,发挥道数无遗余。

hòu lái zhī gān jí shēng lǜ , yùn qì cān tóng zhì tài yī 。

後来支干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yǔ yì bìng xíng rén bù jī , qiān qí wàn zhé tóng yī guī 。

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

kuàng xuán wū yì tóng ér yì , hé dú wū xuán kǔ jī yì 。

况玄於易同而异,何独於玄苦讥议。

zǐ yún zhī shī yuē lín lǘ , hè shān zhī xià shuí qí tú 。

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

zì fān jī zhù zuò shēng huó , lǜ lì tú shū wú bù hé 。

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

ruò fēi mǎ shào cháo zhāng lún , hòu shì jǐ wú yáng zǐ yún 。

若非马邵晁张伦,後世几无扬子云。

hòu shì zǐ yún jīn jì zuò , ér cǐ xuán wén zhōng jì mò 。

後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

kòng yú huì xiàng yǔ táng yīn , liáo yǔ wén shì gòng cháo yín 。

空余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易书八八而用七”全诗翻译

译文:

子云去世已经千余年,只有成都的墨池依然存在。
草玄在这里究竟是邪是正,玄妙的文化如今在人们中谁能理解。
即使逃离刘歆的醢醋坛阶,草木遮掩、虫鼠窠穴、鱼虫屋宅。
难道就没有学者努力探求过,不嘲笑假冒圣人的琐碎吗?
自从马邵创造了玄学领域,晁氏族谱与张氏的传承都承接了玄学。
也有人说玄学隐晦,人们仍然疑虑,试着申述古代先贤的言辞。
《易经》广阔包含天地之道,言辞的变化象征占卜都是一致的。
世间儒家学者从中各自解读,其中有一个在这里都得到了成就。
何况在《易经》和玄学中相互发展,不同的解释却揭示出同样的真善美之学。
历代学者中首推黄歇,虽然将坤卦视为起始和终结。
历法将日正始于牛宿,又以日月星辰分别左右。
从冬至开始,玄学和易学同样重要,玄学之意欲取臣子之意承君主之旨。
《易经》八卦占用七位,而玄学九宫中只有一宫留存。
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五位,寓意上通君主,下接百姓。
玄学将一宫和五宫结合,君主的道路高尚,臣子代替执掌朝政。
玄学的主导日影随易书而转变,易经为经纬,玄学为纬度。
可谓玄学从易学角度承接了天命,尤其在马邵的注解中更是明显。
也有人说玄学源自卦气之图,但这些图解可能并非圣贤所著。
岂料中始终遇到了咸卦,却是阴阳自然之数。
还有人说玄学仿效了太初历法,黄锺划分为八十一段。
未料虚数三与虚数九,尽管数字相同,其应用方法并不一致。
还有人说玄学象征浑天之宗,浑天方形却蕴含在圆内。
未料兼容并包的思想源自天文学,舆论承认地球包容着纯正的乾卦。
《易经》虽然没有玄学仍有所欠缺,但玄学的发展仍在不断深化。
就像河图洛书,探讨数理,无一遗漏。
后来的数理学与声律学,融合运气与至太一之道。
人们将易学和玄学并行,千差万别最终汇归一致。
何况玄学与易学既相通又有差异,为何单独对玄学苛刻指责。
子云的老师是林闾,鹤山之下还有谁是他的弟子。
他自己亲手翻译典籍以维持生计,律历图书无一不符合。
若非马邵、晁氏、张伦,后世少有人能像子云一样。
如今有人继续子云的事业,但这份玄学文化最终寂寥。
只剩下绘象和梧桐阴影,供文人吟嘲娱情趣。

“易书八八而用七”诗句作者魏了翁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谥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佑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易书八八而用七”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