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将慈惠振元元”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聊将慈惠振元元”出自哪首诗?

答案:聊将慈惠振元元”出自: 宋代 苏颂 《送王彦祖学士守毗陵》,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liáo jiāng cí huì zhèn yuán yuán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聊将慈惠振元元”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聊将慈惠振元元”的上一句是: 坚请麾符知有意 , 诗句拼音为: jiān qǐng huī fú zhī yǒu yì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3:“聊将慈惠振元元”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聊将慈惠振元元”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聊将慈惠振元元”全诗

送王彦祖学士守毗陵 (sòng wáng yàn zǔ xué shì shǒu pí líng)

朝代:宋    作者: 苏颂

黄州终始宋名臣,载世逢时见裔孙。
赐第中宸跻甲等,迁官京寺出殊恩。
文章已复光儒馆,风节应须继祖门。
坚请麾符知有意,聊将慈惠振元元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huáng zhōu zhōng shǐ sòng míng chén , zǎi shì féng shí jiàn yì sūn 。
cì dì zhōng chén jī jiǎ děng , qiān guān jīng sì chū shū ēn 。
wén zhāng yǐ fù guāng rú guǎn , fēng jié yìng xū jì zǔ mén 。
jiān qǐng huī fú zhī yǒu yì , liáo jiāng cí huì zhèn yuán yuán 。

“聊将慈惠振元元”繁体原文

送王彥祖學士守毗陵

黄州終始宋名臣,載世逢時見裔孫。
賜第中宸躋甲等,遷官京寺出殊恩。
文章已復光儒館,風節應須繼祖門。
堅請麾符知有意,聊將慈惠振元元。

“聊将慈惠振元元”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黄州终始宋名臣,载世逢时见裔孙。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赐第中宸跻甲等,迁官京寺出殊恩。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文章已复光儒馆,风节应须继祖门。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坚请麾符知有意,聊将慈惠振元元。

“聊将慈惠振元元”全诗注音

huáng zhōu zhōng shǐ sòng míng chén , zǎi shì féng shí jiàn yì sūn 。

黄州终始宋名臣,载世逢时见裔孙。

cì dì zhōng chén jī jiǎ děng , qiān guān jīng sì chū shū ēn 。

赐第中宸跻甲等,迁官京寺出殊恩。

wén zhāng yǐ fù guāng rú guǎn , fēng jié yìng xū jì zǔ mén 。

文章已复光儒馆,风节应须继祖门。

jiān qǐng huī fú zhī yǒu yì , liáo jiāng cí huì zhèn yuán yuán 。

坚请麾符知有意,聊将慈惠振元元。

“聊将慈惠振元元”全诗翻译

译文:
黄州从始至终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宋代名臣,载世而生,逢时得见他们的后代孙子。
皇帝赐予他们高官厚禄,晋升京寺中的要职,是对他们特殊恩宠的体现。
他们的文章已经再次荣耀儒学馆,他们的风节应该继续传承祖辈的门风。
他们坚决地请命奉行皇帝的命令,以显示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之心,愿意用慈悲仁爱振兴国家。

“聊将慈惠振元元”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苏颂送别王彦祖学士的作品,表达了对王彦祖的赞颂和祝愿。整首诗以王彦祖为主题,通过抒发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
首先,诗人以黄州终始宋名臣来点明王彦祖的身份,将其置于宋代名臣之列。接着,强调了王彦祖的卓越才能和政绩,他获得赐第,被迁官到京寺,这都是出于其出色的表现和受到皇帝的赏识。这些点明了王彦祖在政治上的杰出地位。
然后,诗人提及王彦祖的文学成就,他的文章已经恢复了儒馆的光彩,这显示出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成就,在文学领域也有卓越表现。风节应须继祖门这句表达了对他家族传承的期望,希望他的后代能够继续他的风采。
最后,诗人坚请麾符知有意,聊将慈惠振元元,表达了对王彦祖未来事业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聊将慈惠振元元”诗句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复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於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更多...

“聊将慈惠振元元”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