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歌道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同歌道泰”出自哪首诗?

答案:同歌道泰”出自: 宋代 释道宁 《偈六十三首 其五七》, 诗句拼音为: tóng gē dào tài

问题2:“同歌道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同歌道泰”的上一句是: 共乐昇平 , 诗句拼音为: gòng lè shēng píng

问题3:“同歌道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同歌道泰”的下一句是: 从前祖业 , 诗句拼音为: cóng qián zǔ yè ,诗句平仄:○平仄仄

“同歌道泰”全诗

偈六十三首 其五七 (jì liù shí sān shǒu qí wǔ qī)

朝代:宋    作者: 释道宁

滔滔法海,清浊混流。
湛湛禅河,鱼龙变化。
杳杳无涯际,澄澄彻底寒。
短棹孤舟,徒夸好手。
长竿画舫,方称男儿。
风浪掀天,云雷匝界。
丝纶便掷,不顾危亡。
灵鳌锦尾上鈎来,跛鼈盲龟随浪去。
满船装载,月渚芦湾。
共乐昇平,同歌道泰
从前祖业,岂假外求。
截流到岸之人,且道是何面目。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tāo tāo fǎ hǎi , qīng zhuó hùn liú 。
zhàn zhàn chán hé , yú lóng biàn huà 。
yǎo yǎo wú yá jì , chéng chéng chè dǐ hán 。
duǎn zhào gū zhōu , tú kuā hǎo shǒu 。
cháng gān huà fǎng , fāng chēng nán ér 。
fēng làng xiān tiān , yún léi zā jiè 。
sī lún biàn zhì , bù gù wēi wáng 。
líng áo jǐn wěi shàng gōu lái , bǒ biē máng guī suí làng qù 。
mǎn chuán zhuāng zài , yuè zhǔ lú wān 。
gòng lè shēng píng , tóng gē dào tài 。
cóng qián zǔ yè , qǐ jiǎ wài qiú 。
jié liú dào àn zhī rén , qiě dào shì hé miàn mù 。
xū mí dǐng shàng fēi fán mù , bái ǒu fēng qián dé chù gāo 。

“同歌道泰”繁体原文

偈六十三首 其五七

滔滔法海,清濁混流。
湛湛禪河,魚龍變化。
杳杳無涯際,澄澄徹底寒。
短棹孤舟,徒誇好手。
長竿畫舫,方稱男兒。
風浪掀天,雲雷匝界。
絲綸便擲,不顧危亡。
靈鰲錦尾上鈎來,跛鼈盲龜隨浪去。
滿船裝載,月渚蘆灣。
共樂昇平,同歌道泰。
從前祖業,豈假外求。
截流到岸之人,且道是何面目。
須彌頂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處高。

“同歌道泰”全诗注音

tāo tāo fǎ hǎi , qīng zhuó hùn liú 。

滔滔法海,清浊混流。

zhàn zhàn chán hé , yú lóng biàn huà 。

湛湛禅河,鱼龙变化。

yǎo yǎo wú yá jì , chéng chéng chè dǐ hán 。

杳杳无涯际,澄澄彻底寒。

duǎn zhào gū zhōu , tú kuā hǎo shǒu 。

短棹孤舟,徒夸好手。

cháng gān huà fǎng , fāng chēng nán ér 。

长竿画舫,方称男儿。

fēng làng xiān tiān , yún léi zā jiè 。

风浪掀天,云雷匝界。

sī lún biàn zhì , bù gù wēi wáng 。

丝纶便掷,不顾危亡。

líng áo jǐn wěi shàng gōu lái , bǒ biē máng guī suí làng qù 。

灵鳌锦尾上鈎来,跛鼈盲龟随浪去。

mǎn chuán zhuāng zài , yuè zhǔ lú wān 。

满船装载,月渚芦湾。

gòng lè shēng píng , tóng gē dào tài 。

共乐昇平,同歌道泰。

cóng qián zǔ yè , qǐ jiǎ wài qiú 。

从前祖业,岂假外求。

jié liú dào àn zhī rén , qiě dào shì hé miàn mù 。

截流到岸之人,且道是何面目。

xū mí dǐng shàng fēi fán mù , bái ǒu fēng qián dé chù gāo 。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

“同歌道泰”全诗翻译

译文:
滔滔法海,清浊混流。
湛湛禅河,鱼龙变化。
杳杳无涯际,澄澄彻底寒。
短棹孤舟,徒夸好手。
长竿画舫,方称男儿。
风浪掀天,云雷匝界。
丝纶便掷,不顾危亡。
灵鳌锦尾上钩来,跛鼈盲龟随浪去。
满船装载,月渚芦湾。
共乐昇平,同歌道泰。
从前祖业,岂假外求。
截流到岸之人,且道是何面目。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
全文描述了法海与禅河的景象,形容它们汹涌浩瀚,清浊交汇。禅河变化多端,鱼龙游动。法海无涯无际,水澈见底。短棹的孤舟只能虚夸好手,而长竿的画舫则称得上真正的男儿之舟。风浪掀天,云雷交织,船上的丝纶装备虽然掷出去,却毫不顾及危险与祸福。灵鳌上挂着锦尾,而跛鼈和盲龟则顺着浪去。船上满载着货物,驶向月渚芦湾,共乐昇平,同歌道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先祖的努力,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求。截流的人来到岸边,不知其真面目。在须弥山的顶端,有一棵非凡的树木,白藕峰前的高地也是宝贵之地。
总结:全文:文章描绘了法海和禅河的景象,以及船上的丝纶、灵鳌等形象,蕴含着对自然万物以及祖辈智慧的赞美和感慨。同时,也隐含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以及需要珍惜和尊重先祖贡献的思考。

“同歌道泰”总结赏析

这首诗《偈六十三首 其五七》由释道宁创作,描述了一幅宏大的法海画卷。现在我来进行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比喻和意象,描绘了法海的壮丽景象。法海的水流如滔滔法海,清浊混流,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复杂和纷扰。禅河湛湛,鱼龙在其中变化,突显出禅修的深远意义,以及其中的种种变化和启示。
诗中用“杳杳无涯际,澄澄彻底寒”表达了禅修之路的无限深远和清澈明了。短棹孤舟和长竿画舫则象征着不同的修行者,短棹的孤舟可能代表初学者,而长竿的画舫则是经验丰富的修行者。他们在风浪掀天,云雷匝界的世界中,勇往直前,不顾危亡,象征着修行者坚韧不拔的决心。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神奇的生物,如灵鳌、跛鼈、盲龟,它们似乎象征着修行者在法海中的种种考验和困难。然而,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共乐昇平,同歌道泰的愿景,强调了修行的价值和意义。

“同歌道泰”诗句作者释道宁介绍:

释道宁(一○五三~一一一三),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爲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更多...

“同歌道泰”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