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除日二首 其一 > 屠苏末後不辞饮

“屠苏末後不辞饮”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屠苏末後不辞饮”出自哪首诗?

答案:屠苏末後不辞饮”出自: 宋代 苏辙 《除日二首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tú sū mò hòu bù cí yǐn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问题2:“屠苏末後不辞饮”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屠苏末後不辞饮”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屠苏末後不辞饮”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屠苏末後不辞饮”的下一句是: 七十四人今自希 , 诗句拼音为: qī shí sì rén jīn zì xī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屠苏末後不辞饮”全诗

除日二首 其一 (chú rì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屠苏末後不辞饮,七十四人今自希。
筋力明年应更减,诚心忧世久知非。
脾寒服药近方验,风痹经冬势渐微。
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tú sū mò hòu bù cí yǐn , qī shí sì rén jīn zì xī 。
jīn lì míng nián yìng gèng jiǎn , chéng xīn yōu shì jiǔ zhī fēi 。
pí hán fú yào jìn fāng yàn , fēng bì jīng dōng shì jiàn wēi 。
dé zuì míng shí guī yǐ wǎn , cǐ shēng cǐ bìng rèn rén jī 。

“屠苏末後不辞饮”繁体原文

除日二首 其一

屠蘇末後不辭飲,七十四人今自希。
筋力明年應更減,誠心憂世久知非。
脾寒服藥近方驗,風痹經冬勢漸微。
得罪明時歸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譏。

“屠苏末後不辞饮”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屠苏末後不辞饮,七十四人今自希。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筋力明年应更减,诚心忧世久知非。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脾寒服药近方验,风痹经冬势渐微。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

“屠苏末後不辞饮”全诗注音

tú sū mò hòu bù cí yǐn , qī shí sì rén jīn zì xī 。

屠苏末後不辞饮,七十四人今自希。

jīn lì míng nián yìng gèng jiǎn , chéng xīn yōu shì jiǔ zhī fēi 。

筋力明年应更减,诚心忧世久知非。

pí hán fú yào jìn fāng yàn , fēng bì jīng dōng shì jiàn wēi 。

脾寒服药近方验,风痹经冬势渐微。

dé zuì míng shí guī yǐ wǎn , cǐ shēng cǐ bìng rèn rén jī 。

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

“屠苏末後不辞饮”全诗翻译

译文:
屠苏喝完之后不停饮酒,现在只剩下七十四个人,今天彼此间很罕见。
明年筋力很可能会减弱,真心忧虑世道长久以来难以改变。
脾胃寒冷服药不久即见效,风湿经过冬天症状渐渐减轻。
得罪现在的时机已经太晚,这生活、这疾病都任由别人讥笑。
全文总结:
本文描述了一个人屠苏后继续饮酒,使得原本众多的朋友如今已经变得稀少。作者担心明年自己的体力将进一步减弱,同时内心忧虑社会现状久经风霜难以改变。但他也希望通过服药治疗可以缓解脾胃寒冷和风湿的不适。然而,已经得罪的人们在时机已经晚了,这使得他在当前生活和面对疾病时成为他人讥笑的对象。全文流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处境的无奈与无力感。

“屠苏末後不辞饮”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的《除日二首 其一》,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饮酒为引子,表现了自己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他在末年丝毫不辞饮酒,与七十四岁的高龄相比,显得格外坚韧和坚持。
然而,诗人并非只是在陈述生活的随性,更多的是在借此表达了对自身衰老和世事变迁的担忧。他提到筋力明年应更减,表明自己的身体在逐渐衰弱,心情也因此愈发沉重。他强调了自己的"诚心",暗示了他对于人世变迁和人性善恶的深切思考。诗中还涉及脾寒服药,风痹经冬等疾病和症状,这些都是诗人生活中的真实反映,也传达出对身体健康的关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已经得罪了时局,但却已经太晚无法挽回的忧虑。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抒发了苏辙对于自己生活和身体状态的深刻感受,充满了深沉的忧虑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屠苏末後不辞饮”诗句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於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後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屠苏末後不辞饮”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