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最後饮屠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不辞最後饮屠苏”出自哪首诗?

答案:不辞最後饮屠苏”出自: 宋代 苏轼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bù cí zuì hòu yǐn tú sū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不辞最後饮屠苏”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辞最後饮屠苏”的上一句是: 但把穷愁博长健 , 诗句拼音为: dàn bǎ qióng chóu bó cháng jiàn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3:“不辞最後饮屠苏”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不辞最後饮屠苏”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不辞最後饮屠苏”全诗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其二 (chú yè yě sù cháng zhōu chéng wài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後饮屠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nán lái sān jiàn suì yún cú , zhí kǒng zhōng shēn zǒu dào tú 。
lǎo qù pà kàn xīn lì rì , tuì guī nǐ xué jiù táo fú 。
yān huā yǐ zuò qīng chūn yì , shuāng xuě piān xún bìng kè xū 。
dàn bǎ qióng chóu bó cháng jiàn , bù cí zuì hòu yǐn tú sū 。

“不辞最後饮屠苏”繁体原文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其二

南來三見歲云徂,直恐終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曆日,退歸擬學舊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鬚。
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

“不辞最後饮屠苏”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後饮屠苏。

“不辞最後饮屠苏”全诗注音

nán lái sān jiàn suì yún cú , zhí kǒng zhōng shēn zǒu dào tú 。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lǎo qù pà kàn xīn lì rì , tuì guī nǐ xué jiù táo fú 。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yān huā yǐ zuò qīng chūn yì , shuāng xuě piān xún bìng kè xū 。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dàn bǎ qióng chóu bó cháng jiàn , bù cí zuì hòu yǐn tú sū 。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後饮屠苏。

“不辞最後饮屠苏”全诗翻译

译文: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我从南方来,已经见证了三个春夏秋冬的往复,岁月匆匆流逝。我心中忧虑,怕自己终老之时还未能完成心中的追求,仿佛永远在路途中徘徊。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随着年岁渐长,我害怕看到新的历日,不喜欢追随时光的变迁。我更愿意回归过去,学习古老的桃符仪式,寄托自己对过去的向往和怀念。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烟花绽放已经成为青春的象征,而我却愿意去寻找那些受寒冷病痛折磨的旅人。或许是因为他们身临病痛,更能深刻地感受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尽管穷困和忧愁困扰着我,但我仍然愿意豁出去,全力追求健康长寿。不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和挑战,我都不会放弃最后一杯屠苏酒,意即不畏艰难,豁达坦然地面对生活的最终命运。

全文

总结:

文章表达了一个古文研究学者内心的挣扎和追求。他担心自己终老之际仍未能完成心中的追求,喜欢回归过去,不愿接受新的时光变迁。他愿意关注病痛的旅人,对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有着深刻的感受。尽管面对困境和忧愁,他仍然希望能豁达坦然地面对生活,追求健康长寿。

“不辞最後饮屠苏”总结赏析

赏析:苏轼以《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其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诗中,他南来三次,却感叹岁月飞逝,担心自己将要度过一生都在行走在道路上。他害怕老去,不愿意看到新的历法日历,反而想要退回,学习古代的桃符,避免与时俱进。烟花已然成为青春的象征,而他却在寻找那些患病的客人,显露出一种颇为忧郁的心境。然而,尽管面对困苦和忧愁,他选择用饮酒来排遣,愿意豁达地接受最后的命运。

“不辞最後饮屠苏”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不辞最後饮屠苏”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