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也识洛阳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天涯也识洛阳面”出自哪首诗?

答案:天涯也识洛阳面”出自: 宋代 释德洪 《次韵苏通判观牡丹》,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tiān yá yě shí luò yáng miàn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问题2:“天涯也识洛阳面”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天涯也识洛阳面”的上一句是: 扶头醉韵中流霞 , 诗句拼音为: fú tóu zuì yùn zhōng liú xiá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问题3:“天涯也识洛阳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天涯也识洛阳面”的下一句是: 露丛幽蘂生奇葩 , 诗句拼音为: lù cóng yōu ruǐ shēng qí pā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天涯也识洛阳面”全诗

次韵苏通判观牡丹 (cì yùn sū tōng pàn guān mǔ dān)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东风背立知谁家,扶头醉韵中流霞。
天涯也识洛阳面,露丛幽蘂生奇葩。
两翁赋诗皆妙语,读之令人欲仙去。
坐间亦着白髪禅,胜游且愿追支许。
拥毳同看聊自娱,春归不肯略踟蹰。
解空勿忆南泉老,但言如梦不言无。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dōng fēng bèi lì zhī shuí jiā , fú tóu zuì yùn zhōng liú xiá 。
tiān yá yě shí luò yáng miàn , lù cóng yōu ruǐ shēng qí pā 。
liǎng wēng fù shī jiē miào yǔ , dú zhī lìng rén yù xiān qù 。
zuò jiān yì zhe bái fà chán , shèng yóu qiě yuàn zhuī zhī xǔ 。
yōng cuì tóng kàn liáo zì yú , chūn guī bù kěn lüè chí chú 。
jiě kōng wù yì nán quán lǎo , dàn yán rú mèng bù yán wú 。

“天涯也识洛阳面”繁体原文

次韻蘇通判觀牡丹

東風背立知誰家,扶頭醉韻中流霞。
天涯也識洛陽面,露叢幽蘂生奇葩。
兩翁賦詩皆妙語,讀之令人欲仙去。
坐間亦著白髪禪,勝游且願追支許。
擁毳同看聊自娛,春歸不肯略踟蹰。
解空勿憶南泉老,但言如夢不言無。

“天涯也识洛阳面”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东风背立知谁家,扶头醉韵中流霞。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天涯也识洛阳面,露丛幽蘂生奇葩。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两翁赋诗皆妙语,读之令人欲仙去。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坐间亦着白髪禅,胜游且愿追支许。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拥毳同看聊自娱,春归不肯略踟蹰。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解空勿忆南泉老,但言如梦不言无。

“天涯也识洛阳面”全诗注音

dōng fēng bèi lì zhī shuí jiā , fú tóu zuì yùn zhōng liú xiá 。

东风背立知谁家,扶头醉韵中流霞。

tiān yá yě shí luò yáng miàn , lù cóng yōu ruǐ shēng qí pā 。

天涯也识洛阳面,露丛幽蘂生奇葩。

liǎng wēng fù shī jiē miào yǔ , dú zhī lìng rén yù xiān qù 。

两翁赋诗皆妙语,读之令人欲仙去。

zuò jiān yì zhe bái fà chán , shèng yóu qiě yuàn zhuī zhī xǔ 。

坐间亦着白髪禅,胜游且愿追支许。

yōng cuì tóng kàn liáo zì yú , chūn guī bù kěn lüè chí chú 。

拥毳同看聊自娱,春归不肯略踟蹰。

jiě kōng wù yì nán quán lǎo , dàn yán rú mèng bù yán wú 。

解空勿忆南泉老,但言如梦不言无。

“天涯也识洛阳面”全诗翻译

译文:
东风吹动我背后,我知道有人家住在那里,搁着头享受着醉人的韵味,如同醉酒般美妙。
即使在天涯海角,也能认出洛阳城的面容,那里有露珠滋润的花丛,生长着奇特的花朵。
两位老翁赋诗的技艺都非常高超,他们的诗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仙境,想要驾云而去。
坐在一起还讨论着白髪禅的境界,更希望能够超越寻常游览,追寻支道许逍遥自在的境界。
拥着皮毛,一同观赏花草,只为自得其乐,虽然春天将要结束,但不愿草率地离去。
解空勿忆南泉老,不要回忆南泉老翁的言谈,他常说一些像梦一般飘渺的话,不是空洞无物的空谈。
总结:诗人描述了东风拂面、醉韵流霞的美景,以及洛阳城的风光和两位老翁赋诗的才华,表现了对仙境般境界的向往,同时不愿离去,留恋美景与闲适自在。最后,他提醒人们不要固守旧事,须追求超越凡俗的境界。

“天涯也识洛阳面”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次韵苏通判观牡丹》是由释德洪创作的,表现了赏花醉意和友情的主题。整首诗以描写牡丹花为主,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以及与友人共赏花的情感。
首联描写了东风吹拂下的立牡丹,形容了牡丹花的娇美和醉人之感。这里的“流霞”可能是指牡丹花的颜色如夕阳流动的霞光一般。
次联将视线投向洛阳,表示就算在遥远的地方也能知晓洛阳的牡丹之美,牡丹花的盛开被描述为奇葩。这里的“露丛幽蘂”生动地勾勒出牡丹的繁盛景象。
三联以友人共赏牡丹为背景,表现了友情之深。友人相互赋诗,言辞妙语令人陶醉,读之如仙境一般。作者也表示希望与友人一同修禅修行,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
四联继续强调友情,互相陪伴赏花,愿意分享这美好的时光。春天已至,但作者不愿离去,表现出对这美景的眷恋。
尾联以释德洪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南泉老和支许之间,表达了他对佛教修行的虔诚,同时也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婉丽的笔法表达了赏花与友情,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天涯也识洛阳面”诗句作者释德洪介绍: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爲童子。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爲僧。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後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後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监》),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於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天涯也识洛阳面”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