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有心犹慷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报国有心犹慷慨”出自哪首诗?

答案:报国有心犹慷慨”出自: 宋代 苏颂 《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bào guó yǒu xīn yóu kāng kǎi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问题2:“报国有心犹慷慨”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报国有心犹慷慨”的上一句是: 肺腑何因学卫青 , 诗句拼音为: fèi fǔ hé yīn xué wèi qī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问题3:“报国有心犹慷慨”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报国有心犹慷慨”的下一句是: 谪官无闷但沈冥 , 诗句拼音为: zhé guān wú mēn dàn shěn míng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报国有心犹慷慨”全诗

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 (cì yùn hé xuān fǔ shū fù qiān zhé guò dōu jiàn jì)

朝代:宋    作者: 苏颂

解组从戎五筦城,壮谋期欲荡蛮腥。
数奇不意同飞将,肺腑何因学卫青。
报国有心犹慷慨,谪官无闷但沈冥。
竹林此日重相过,高论时欣侧耳听。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jiě zǔ cóng róng wǔ guǎn chéng , zhuàng móu qī yù dàng mán xīng 。
shù qí bù yì tóng fēi jiāng , fèi fǔ hé yīn xué wèi qīng 。
bào guó yǒu xīn yóu kāng kǎi , zhé guān wú mēn dàn shěn míng 。
zhú lín cǐ rì chóng xiāng guò , gāo lùn shí xīn cè ěr tīng 。

“报国有心犹慷慨”繁体原文

次韵和宣甫叔父遷謫過都見寄

解組從戎五筦城,壯謀期欲盪蠻腥。
數奇不意同飛將,肺腑何因學衛青。
報國有心猶慷慨,謫官無悶但沈冥。
竹林此日重相過,高論時欣側耳聽。

“报国有心犹慷慨”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解组从戎五筦城,壮谋期欲荡蛮腥。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数奇不意同飞将,肺腑何因学卫青。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报国有心犹慷慨,谪官无闷但沈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竹林此日重相过,高论时欣侧耳听。

“报国有心犹慷慨”全诗注音

jiě zǔ cóng róng wǔ guǎn chéng , zhuàng móu qī yù dàng mán xīng 。

解组从戎五筦城,壮谋期欲荡蛮腥。

shù qí bù yì tóng fēi jiāng , fèi fǔ hé yīn xué wèi qīng 。

数奇不意同飞将,肺腑何因学卫青。

bào guó yǒu xīn yóu kāng kǎi , zhé guān wú mēn dàn shěn míng 。

报国有心犹慷慨,谪官无闷但沈冥。

zhú lín cǐ rì chóng xiāng guò , gāo lùn shí xīn cè ěr tīng 。

竹林此日重相过,高论时欣侧耳听。

“报国有心犹慷慨”全诗翻译

译文:
解除束缚,率军攻打五座城池,雄心勃勃,欲驱逐荒蛮的凶狠之气。
多次战斗中意外结交英勇之将,内心深处何因学习卫青的胆识。
报效国家的忠诚仍然慷慨激昂,即便被贬官也无怨无悔只是陷入了黑暗迷茫之中。
在竹林中重逢的今日,再次相聚,互相交流高深的学问,我乐于倾听。



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志士解除束缚,带领军队攻打五座城池,旨在消除荒蛮凶狠之气的壮举。在多次战斗中,他结交了许多意外的英勇之将,不禁让他想起了卫青的胆识和魄力。他报效国家的忠诚仍然激昂,即便被贬官也不觉得厌烦,只是陷入了心灵的沉冥之中。在竹林中再次相聚的今日,他们欢聚一堂,相互分享高深的学问,他乐于聆听他人的智慧。整首诗展现了志士的豁达和忠诚,以及对学问的渴望和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

“报国有心犹慷慨”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是苏颂创作的,以豪迈之情抒发友情,表达了对叔父宣甫谪居边疆的关切和欣慰之情。诗意充沛,表达深情。
首句 "解组从戎五筦城" 描述了叔父宣甫受命出任官职,离开都城,参与国家的军事事务。"解组" 意指辞去了官职, "从戎" 表示参与军队, "五筦城" 则是指边疆的重要城池,这一句通过描绘官职和边疆的场景,突出了叔父的忠诚与壮志。
第二句 "数奇不意同飞将" 表达了叔父在边疆工作时遭遇了许多意外和奇事,但仍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肺腑何因学卫青" 中提到卫青,强调了叔父的忠诚和为国捐躯的决心。
第三句 "报国有心犹慷慨" 强调了叔父仍然怀有报国之心,愿意为国家尽忠, "谪官无闷但沈冥" 描绘了他谪居边疆的清贫和孤寂。这两句突出了叔父的高尚品德和坚忍不拔的性格。
最后一句 "竹林此日重相过,高论时欣侧耳听" 表示叔父在边疆也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讨论重要的国事,表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和政治抱负。

“报国有心犹慷慨”诗句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复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於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更多...

“报国有心犹慷慨”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