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七 >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出自哪首诗?

答案: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出自: 宋代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七》, 诗句拼音为: liù hé hé ér wú gōng xī tuō lüè sān qiān zhī jiè

问题2:“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的上一句是: 变化也连乾断坤 , 诗句拼音为: biàn huà yě lián qián duàn kūn

问题3:“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的下一句是: 万差别而有据兮齐承一点之恩 , 诗句拼音为: wàn chā bié ér yǒu jù xī qí chéng yī diǎn zhī ēn ,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全诗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七 (chán rén bìng huà zhǔ xiě zhēn qiú zàn qí sì ○ qī)

朝代:宋    作者: 释正觉

湛乎性源,游乎度门。
动静出碍,方圆不痕。
寒木得春晚,雪窗亡夜昏。
通塞也虚离实坎,变化也连乾断坤。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万差别而有据兮齐承一点之恩。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zhàn hū xìng yuán , yóu hū dù mén 。
dòng jìng chū ài , fāng yuán bù hén 。
hán mù dé chūn wǎn , xuě chuāng wáng yè hūn 。
tōng sāi yě xū lí shí kǎn , biàn huà yě lián qián duàn kūn 。
liù hé hé ér wú gōng xī tuō lüè sān qiān zhī jiè , wàn chā bié ér yǒu jù xī qí chéng yī diǎn zhī ēn 。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繁体原文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四○七

湛乎性源,遊乎度門。
動靜出礙,方圓不痕。
寒木得春晚,雪窗亡夜昏。
通塞也虛離實坎,變化也連乾斷坤。
六和合而無功兮脫略三千之界,萬差別而有據兮齊承一點之恩。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全诗注音

zhàn hū xìng yuán , yóu hū dù mén 。

湛乎性源,游乎度门。

dòng jìng chū ài , fāng yuán bù hén 。

动静出碍,方圆不痕。

hán mù dé chūn wǎn , xuě chuāng wáng yè hūn 。

寒木得春晚,雪窗亡夜昏。

tōng sāi yě xū lí shí kǎn , biàn huà yě lián qián duàn kūn 。

通塞也虚离实坎,变化也连乾断坤。

liù hé hé ér wú gōng xī tuō lüè sān qiān zhī jiè , wàn chā bié ér yǒu jù xī qí chéng yī diǎn zhī ēn 。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万差别而有据兮齐承一点之恩。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全诗翻译

译文:
湛深宏阔的本源,自由自在地游弋于度门之间。
动与静相互交融,没有痕迹可寻。
寒冷的木头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晚霞,雪花飘窗间,夜幕降临。
通畅和堵塞皆虚实之间,变化连绵如乾坤相生。
六个阴阳相合,却没有功绩可言,摆脱了三千界限的束缚,万种差别中有依据,齐领受了一点的恩赐。
全文总结:本文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变化和转化,以及阴阳相合的奥妙。它表达了自然界繁复多变、无穷无尽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人生的多变和奥秘。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描绘,强调了不断学习、变通和感悟的重要性。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总结赏析

这首诗是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中的第407首。这首诗表达了禅修者的境界和体验,下面是赏析:和标签:
赏析:
这首诗以深奥的禅修主题为中心,描绘了禅修者在修行中所达到的境界和体验。诗人通过抽象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禅修的深度和博大。
首先,诗中提到“湛乎性源,游乎度门”,意味着禅修者深入自己的内心,超越了表面的现象,进入了内在的本性。这是禅修的基本目标,即领悟自性的真实和本质。
诗中还提到“通塞也虚离实坎,变化也连乾断坤”,暗示着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能够超越对事物的二元对立和变化,达到了一种超越性的境界。这种境界让禅修者脱离了有限的界限,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最后,诗中提到“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万差别而有据兮齐承一点之恩”,强调了禅修者的体验是超越了世俗界限的,能够和万事万物合而为一,体验到普遍的和谐。
标签:
禅修、境界、超越、和谐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诗句作者释正觉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於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於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於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於卷末。更多...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