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chí èr jué qí èr
龙池二绝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令 (wáng lìng)

尽道神龙此有灵,一池澄静暮痕清。
如何蟠屈无飞志,却放鸣蛙有怒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jìn dào shén lóng cǐ yǒu líng , yī chí chéng jìng mù hén qīng 。
rú hé pán qū wú fēi zhì , què fàng míng wā yǒu nù shēng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神龙的存在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它的灵性非常高超。就像一池清澈宁静的水面,在黄昏时分留下细微的痕迹,显得十分清晰。

可惜有些生物虽然蛰伏久久,却没有展翅高飞的雄心壮志,像龙那样气吞山河。反而只能像蟾蜍一样,盘旋在原地,没有飞翔的欲望和勇气。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放逐在荒野之中,有些蛙类却有着非常愤怒的呐喊声,它们发出嘹亮的鸣叫,仿佛要宣泄内心的怒火和不满。

这首诗以描写神龙与普通蛙类的对比为主题,表现出神龙的高贵与普通生物的平凡,以及生物之间不同的志向和情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个性的思考和感悟。

赏析:王令的《龙池二绝 其二》通过对神龙和龙池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
首先,诗中以"尽道神龙此有灵"的开篇,将诗人的目光引向了龙池中的神龙,传说中的神秘存在。这句话中的"尽道"表明了人们一直在传说和赞美这个地方,认为它有着非凡的灵气。接着,诗人描述了龙池的宁静,用"一池澄静暮痕清"表现出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清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然后,诗人开始反思神龙的存在。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蟠屈无飞志",这里诗人似乎在思考,即使是神龙,也可能会有憋屈和无法实现愿望的时候。这种思考使诗歌更具深度,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还包含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
最后,诗中出现了"却放鸣蛙有怒声",这里通过对鸣蛙的描述,反衬出了神龙的宁静和鸣蛙的怒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或许是在暗示人们要保持平和和宁静,不要过于急躁和愤怒,要像龙池一样宁静。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王令写的《龙池二绝》系列:

本文作者王令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锺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於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後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於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於嘉佑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 查看更多>>

王令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