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í zhōu gē shí jué jù sān
夔州歌十绝句 三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杜甫 (dù fǔ)

羣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qún xióng jìng qǐ wèn qián cháo , wáng zhě wú wài jiàn jīn zhāo 。
bǐ yà yú yáng jié yuàn hèn , yuán tīng shùn rì jiù xiāo sháo 。

夔州歌十絕句 三

—— 杜甫

羣雄競起問前朝,王者無外見今朝。
比訝漁陽結怨恨,元聽舜日舊簫韶。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qún xióng jìng qǐ wèn qián cháo , wáng zhě wú wài jiàn jīn zhāo 。
bǐ yà yú yáng jié yuàn hèn , yuán tīng shùn rì jiù xiāo shá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众雄纷纷追问古代朝代的事情,君王们无一例外地只关心当下。
可惊的是渔阳结下了深仇大恨,却在这个时代聆听舜帝时代的古老箫韶之音。

赏析:这是杜甫创作的《夔州歌十绝句》中的第三首。诗人通过叙述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切和对过去盛世的怀念。
诗中首句"羣雄竞起问前朝"以群雄竞起,询问前朝为引子,突出了当时政局混乱,群雄争霸的局面。接着"王者无外见今朝"表明国家内忧外患,王者难以维护现状,让人感受到朝政的不稳定。这两句揭示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则提到了渔阳和元宝两个地方,前者意味着边疆之地的纷争,后者则指向古代传说中的舜帝,表现出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渔阳的怨恨和箫韶的乐曲成为对比,更加突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权更迭。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巧妙地展示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过去盛世的眷恋之情。通过这些叙述,诗人将自己的感情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标签: 抒情、咏史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杜甫写的《夔州歌十绝句》系列:

本文作者杜甫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爲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後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爲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於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 查看更多>>

杜甫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