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wú zhòng jǔ tōng pàn jiàn zèng
和吴仲举通判见赠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范纯仁 (fàn chún rén)

侍行曾见羽书飞,独鹤归辽想令威。
三纪家声几泯泯,重来民俗尚依依。
脱身负担诚多幸,屏迹山林愿正违。
主诺已繄贤者助,第承先业愧才非。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shì xíng céng jiàn yǔ shū fēi , dú hè guī liáo xiǎng lìng wēi 。
sān jì jiā shēng jǐ mǐn mǐn , chóng lái mín sú shàng yī yī 。
tuō shēn fù dān chéng duō xìng , píng jì shān lín yuàn zhèng wéi 。
zhǔ nuò yǐ yī xián zhě zhù , dì chéng xiān yè kuì cái fē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侍行曾经见到羽书飞,只有孤独的鹤回到辽想展示其威仪。
三纪以来家族的声名已经渐渐消逝,而重来的民俗依然存在。
能够脱离尘世的束缚,实在是多么幸运,愿意违背世俗在山林中隐居。
有主持诺言的贤者的帮助,才能继承先人的业绩,否则只会惭愧自己缺乏才干。

全文

总结:

在这篇古文中,作者通过描述见到羽书飞和孤独的鹤回到辽想的情景,反思家族声名的逐渐衰落与民俗的传承,以及追求超脱尘世的愿望。作者同时表达了希望有贤者帮助,继承先人业绩的愿望,以免才能不足而惭愧。

这首诗《和吴仲举通判见赠》是范纯仁创作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范纯仁与吴仲举通判的相见和寄赠情景。诗中融入了一些儒家思想,表达了对道德和家国情怀的思考。
首句“侍行曾见羽书飞,独鹤归辽想令威。”描述了诗人曾见到羽书传递消息,独自的孤鹤飞回辽东,使他想起了吴仲举的威名。这里写景与抒情交融,展现了吴仲举的杰出之处。
接下来的“三纪家声几泯泯,重来民俗尚依依。”表达了吴仲举的家世声誉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凋零,但民风风俗仍然延续,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珍惜之情。
第三句“脱身负担诚多幸,屏迹山林愿正违。”表达了诗人欣慰于吴仲举能够脱离政务繁忙的生活,享受山林之乐,但也对他放弃政务有所遗憾,表达了对吴仲举的期望。
最后两句“主诺已繄贤者助,第承先业愧才非。”表示吴仲举曾经做出的承诺,得到了贤者的帮助,但诗人自己则感到愧对吴仲举的才华和业绩,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范纯仁介绍:🔈

范纯仁(一○二七~一一○一),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仲淹次子。早年以父荫爲太常寺太祝,举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进士,均因侍父不仕。父卒,初知襄城县,移许州观察判官、知襄邑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擢江东转运判官,召爲殿中侍御史。因“濮议”事出通判安州,改知蕲州。神宗即位,召爲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因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移知庆州、信阳军、齐州。请罢,提举西京留司御史台。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复知庆州,未几,召爲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三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哲宗亲政,用章惇爲相,遂坚辞执政,出知颍昌府。後因元佑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徽宗即位,分司南京、邓州居住。... 查看更多>>

范纯仁的诗:

范纯仁的词:

相关诗词:

赠吴正仲 (zèng wú zhèng zhòng)

朝代:宋    作者: 吴敏

先生古人风,文字祖西汉。
不令万钱食,亦合五花判。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古文观止 祭奠 赞颂 写人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八 (hé lǐ zǐ shòu tōng pàn céng qìng zǔ pàn yuàn tóu zèng xǐ yǔ kǒu hào bā shǒu qí bā)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南丰每见每津津,茧纸松煤幻好春。
幸与李侯成二妙,更添杨子作三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和泉州施通判 其三 (hé quán zhōu shī tōng pàn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陈宓

物性由来易变迁,精金百链始知坚。
相逢即别无佳语,有负殷懃见赠篇。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七 (hé lǐ zǐ shòu tōng pàn céng qìng zǔ pàn yuàn tóu zèng xǐ yǔ kǒu hào bā shǒu qí qī)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谪仙下笔不曾休,句似金盘柘弹流。
我欲将渠卜邻着,对披蓑笠刺渔舟。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一 (hé lǐ zǐ shòu tōng pàn céng qìng zǔ pàn yuàn tóu zèng xǐ yǔ kǒu hào bā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雷起嘉山半点苍,乖龙无地着身藏。
莫嫌白雨来差晚,但遣黄云作大穰。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二 (hé lǐ zǐ shòu tōng pàn céng qìng zǔ pàn yuàn tóu zèng xǐ yǔ kǒu hào bā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尘涨街头不识泥,朝来也解滑霜蹄。
两公玉句惊风雨,把翫都忘日脚西。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四 (hé lǐ zǐ shòu tōng pàn céng qìng zǔ pàn yuàn tóu zèng xǐ yǔ kǒu hào bā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梦中檐溜作滩声,幼竹新荷总解鸣。
晓色满城浑是喜,更无一寸旱时情。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三 (hé lǐ zǐ shòu tōng pàn céng qìng zǔ pàn yuàn tóu zèng xǐ yǔ kǒu hào bā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雨早些时打麦残,雨迟许日即秧乾。
阿谁会得天公意,只道今年乞雨难。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五 (hé lǐ zǐ shòu tōng pàn céng qìng zǔ pàn yuàn tóu zèng xǐ yǔ kǒu hào bā shǒu qí wǔ)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苏湖元以水为乡,春早偏欺润与常。
一雨忽来三昼夜,两公卷入八诗章。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六 (hé lǐ zǐ shòu tōng pàn céng qìng zǔ pàn yuàn tóu zèng xǐ yǔ kǒu hào bā shǒu qí liù)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守臣闵雨几曾欣,两月天高叫不闻。
黄纸带将今雨至,分明端为圣明君。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