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 yú
蠧鱼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周紫芝 (zhōu zǐ zhī)

山堂夜雨如决渠,黄梅半熟书生鱼。
树头朝日忽复出,聊向空阶翻故书。
老人耕凿无膏腴,缃囊细字时相娱。
自欣引睡得黄嬭,便恐无意呼青奴。
读书本不求甚解,姓名足记知有余。
此虫何乃徒饱腹,死葬书叶真痴愚。
不如化作石帆山下蠒,织成吴绫光满眼。
乞与袁娘作舞衣,常把花枝侍君辇。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shān táng yè yǔ rú jué qú , huáng méi bàn shú shū shēng yú 。
shù tóu cháo rì hū fù chū , liáo xiàng kōng jiē fān gù shū 。
lǎo rén gēng záo wú gāo yú , xiāng náng xì zì shí xiāng yú 。
zì xīn yǐn shuì dé huáng nǎi , biàn kǒng wú yì hū qīng nú 。
dú shū běn bù qiú shèn jiě , xìng míng zú jì zhī yǒu yú 。
cǐ chóng hé nǎi tú bǎo fù , sǐ zàng shū yè zhēn chī yú 。
bù rú huà zuò shí fān shān xià jiǎn , zhī chéng wú líng guāng mǎn yǎn 。
qǐ yǔ yuán niáng zuò wǔ yī , cháng bǎ huā zhī shì jūn niǎ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山堂里,夜雨滴滴落下,如同决水的槽沟声。黄梅已经半熟,用来煮书生鱼。
树梢上的朝阳突然升起,照在空阶上,让人想起翻阅古书的往事。
老人辛勤耕作,但土地贫瘠,无法获得丰盈的收获。然而,他心中却有缃囊细字(古书)相伴,也能获得一份乐趣。
老人自得其乐,引睡入眠,如此安然入眠,倒是怕会无意间叫醒身旁侍奉他的青奴。
读书并非追求深刻理解,只求能记住作者姓名已经足够。这样的书虫啊,只知吃得饱满,却不知在书叶间安葬真正的智慧。
倒不如化身为山下的石头,安静而虚无,或者织成细腻的吴绫,美丽动人。这样的布料可以送给袁娘,让她做成舞衣,经常陪伴君王在车辇中。
全文总结:这是一首描写山堂夜晚生活的古诗,诗人抒发了对古书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反映出人们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的人情世故。诗人运用古典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思考。同时,也提到了对于传统文化和古书的珍视与呵护。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蠧鱼》的诗:

本文作者周紫芝介绍:🔈

周紫芝(一○八二~?),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静观老人、蝇馆主人,宣城(今属安徽)人。早年两次赴礼部试,不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应诏上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对第三释褐(《宋史翼》卷二七)时年六十一(本集卷二《闷题》注“壬戌岁始得官,时年六十一”)。十五年,以右迪功郎爲尚书礼、兵部架阁(本集卷六一《尚书六部架阁》)。十七年爲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兼权实录院检讨(同上书《实录院种木》)。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同上书《妙香寮》)。秩满定居九江,约卒于绍兴末,年近八十。紫芝爲诗推崇梅尧臣、苏轼,强调当先严格律然後及句法,爲苏黄门庭後劲。但因集中多有谄谀秦桧父... 查看更多>>

周紫芝的诗:

周紫芝的词:

  • 水龙吟

    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春皇欲...

  • 水龙吟

    楚山千叠浮空,楚云只在巫山往。鸾飞凤...

  • 水龙吟

    楚山木落风高,暮云黯黯孤容瘦。天晴似...

  • 浣溪沙

    近腊风光一半休。南枝未动北枝愁。嫦娥...

  • 浣溪沙

    欲醉江梅兴未休。待春瓮洗春愁。不成欢...

  • 浣溪沙

    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东昏...

  • 浣溪沙

    水上鸣榔不系船。醉来深闭短篷眠。潮生...

  • 浣溪沙

    多病嫌秋怕上楼。苦无情绪懒抬头。雁来...

  • 浣溪沙

    新翻碧玉壶。水精钗袅绛纱符。吴姬亲手...

  • 浣溪沙

    学画双蛾苦未成。鬓云新结翠鬟轻。伴人...

  • 周紫芝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