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é liàn huā
蝶恋花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秦观 (qín guān)

晓日窥轩双燕语。
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
屈指艳阳都几许。
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
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
持酒劝云云且住。
凭君碍断春归路。

xiǎo rì kuī xuān shuāng yàn yǔ 。
sì yǔ jiā rén , gòng xī chūn jiāng mù 。
qū zhǐ yàn yáng dōu jǐ xǔ 。
kě wú shí shà xián fēng yǔ 。
liú shuǐ luò huā wú wèn chù 。
zhǐ yǒu fēi yún , rǎn rǎn lái hái qù 。
chí jiǔ quàn yún yún qiě zhù 。
píng jūn ài duàn chūn guī lù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偷听着双燕的私语。它们仿佛是与美丽的佳人相伴,一同怀念即将消逝的春天。稍稍弯起手指,艳丽的阳光已经度过了多少时光。但这时刻可没有稍纵即逝的风雨,它安静而从容。流水不问花落的去处,只有飘逸的云彩,轻盈地升起又缓缓飘去。拿起酒杯,劝慰那漂泊的云,就这样稍事停留。唯愿你,云啊,请不要妨碍春天归来的路途。
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晨之时,透过窗户听闻燕子私语,借此联想到与佳人的相伴以及春光逝去的感叹。诗中运用自然景物如阳光、风雨、流水、花落等,表达出时光流转、风云变幻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佳人的眷恋之情。整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秦观介绍:🔈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呈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辞,喜读兵家书。见苏轼于徐,作《黄楼赋》,轼以为有屈、宋才,勉以应举。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元初,除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坐党籍,削秩,监处州酒税。徙郴... 查看更多>>

秦观的词:

  • 望海潮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

  • 望海潮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

  • 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

  • 望海潮

    奴如飞絮,郎如流水,相沾便肯相随。微...

  • 沁园春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正兰皋...

  • 水龙吟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

  •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尽还生。念柳外...

  • 风流子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

  • 梦扬州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

  • 雨中花・夜行船

    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

  • 秦观宋词全集>>

词牌名「蝶恋花」介绍:🔈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改“鹊踏枝”为“蝶恋花”的作家及作品,历来争议颇多。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南唐李煜的《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易名为“蝶恋花”。王易《词曲史》认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另一派认为北宋晏殊易名。张梦机《词律探源》一书中说:“自北宋晏殊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是第一首易“鹊踏枝”为“蝶恋花”的词作。

关于“蝶恋花”的调体,各家自有说法,最主流的是清王奕清《钦定词谱》将“蝶恋花”列三体;清人万树《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明:“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沿袭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的分法,将其细化为三种格律。

正体

对照例词:《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变体一

对照例词:《蝶恋花·渐近朱门香夹道》

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渐近朱门香夹道。一片笙歌,依约楼台杪。野色和烟满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物华不逐人间老。日日春风,在处花枝好。莫恨云深路难到,刘郎可惜归来早。

变体二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别来相思无限期,欲说相思,要见终无计。拟写相思持送伊,如何尽得相思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眼底相思心里事,纵把相思,写尽凭谁寄。多少相思都做泪,一齐泪损相思字

相关诗词:

万蝶花 (wàn dié huā)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谁唱残春蝶恋花,一团粉翅压枝斜。
美人欲向钗头插,又恐惊飞鬓似鸦。

野行 (yě xíng)

朝代:唐    作者: 唐彦谦

蝶恋晚花终不去,鸥逢春水固难飞。
野人心地都无着,伴蝶随鸥亦不归。

(jù)

朝代:宋    作者: 俞如山

鸟随牛後窥秧谷,蝶趁蜂来恋菜花。

赋新花竹 (fù xīn huā zhú)

朝代:宋    作者: 许月卿

花红竹绿两相当,绿竹红花在道傍。
竹引花风心浪动,花含竹露面芬芳。
须知竹恋花蝴蝶,喜见花贪竹凤凰。
彼此莫嫌花共竹,他年花老竹苍苍。

(jù)

朝代:宋    作者: 廷云

蛙鸣莫夜官何为,蝶恋芳菲梦不知。

陌上二首 其一 (mò shàng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董嗣杲

水花粘稚蛙,野菜恋残蝶。
麦岐苦薄收,青黄两不接。

蝶 其二 (dié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杨公远

款款穿芳径,双双度短墙。
不知身是幻,抵死恋花香。

对花 (duì huā)

朝代:唐    作者: 于濆

花开蝶满枝,花落蝶还稀。
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题四梦图 梦蝶 (tí sì mèng tú mèng dié)

朝代:宋    作者: 刘克庄

浪说身如蝶,安能及蝶哉。
穿花终日去,据槁霎时回。

崔徽歌 六 (cuī huī gē liù)

朝代:唐    作者: 元稹

舞态低迷误招拍。
(同前书卷八《蝶恋花》之二注引崔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