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shěn yuán yòng yóu tiān tāi sān shǒu qí yī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吕颐浩 (lǚ yí hào)

出处何劳问大钧,如公材哭略铺陈。
谈兵玉帐诗书帅,演诰纶闱侍从臣。
万叠名山聊寓目,一方仙宅勿藏身。
中原未复须留念,先入夷门渐入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chū chù hé láo wèn dà jūn , rú gōng cái kū lüè pū chén 。
tán bīng yù zhàng shī shū shuài , yǎn gào lún wéi shì cóng chén 。
wàn dié míng shān liáo yù mù , yī fāng xiān zhái wù cáng shēn 。
zhōng yuán wèi fù xū liú niàn , xiān rù yí mén jiàn rù qí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出处何劳问大钧,如公材哭略铺陈。
谈兵玉帐诗书帅,演诰纶闱侍从臣。
万叠名山聊寓目,一方仙宅勿藏身。
中原未复须留念,先入夷门渐入秦。
这篇古文描述了一个人的旅程和心境。作者似乎是自称"公",他提到无需询问大钧(指权贵)的出处,以显示自己的才华,铺陈吐露心中的感慨。他谈论军事智谋,在玉帐中论诗书,身居帅位,受到朝廷的赏识。但他也表达了对闲居山野的向往,渴望避世修仙,心有不甘,希望不再藏匿。他观赏过许多壮丽的名山,但仍未找到心灵安宁之地。最后,他表示中原(指中原地区,即中国的中部地区)还未平定,不值得再去念念不忘,他将率先进入夷门(指中原以外的地区)并渐入秦(指西部地区,秦代边疆)。
总之,这篇古文表达了作者的矛盾心境,他在权谋和仕途中获得一定成就,但内心仍渴望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境界,期待摆脱尘世纷扰。

赏析:此诗以景抒情,描述了沈元用游天台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他的景仰和期待。诗中以天台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写出了沈元用的抱负和志向。首句以“何劳问大钧”开篇,以大钧喻沈元用,表现了其才华非凡,不需多言。接着以“谈兵玉帐诗书帅”、“演诰纶闱侍从臣”表达了他在谈兵、执政、治理方面的能力和品质。后面以“万叠名山聊寓目”、“一方仙宅勿藏身”形象描绘了他在山水之间行走、仙途之上的志向。最后两句“中原未复须留念,先入夷门渐入秦”,表明他志在进取,胸怀壮志,不留恋于中原,欲追随先贤踏上更高的征程。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吕颐浩写的《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吕颐浩介绍:🔈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世居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五世祖官於齐州,遂爲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历成安尉,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徽宗宣和末燕山之役,以转输功累官河北都转运使。以病辞,提举崇福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扬州。三年,金人犯扬州,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未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一、二二)。四年,罢充醴泉观使,旋爲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同上书卷三二、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宣抚淮南,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同... 查看更多>>

吕颐浩的诗:

吕颐浩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