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liǔ láng zhōng èr yǒng qí yī
次韵柳郎中二咏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颂 (sū sòng)

蒲条围坐雪添瓶,侧理糊窗炽炭明。
常对图书堆四壁,却思裘褐胜双旌。
道心生後安休息,事局闲来怕践更。
睡足定应输杜守,穷愁何必学虞卿。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pú tiáo wéi zuò xuě tiān píng , cè lǐ hú chuāng chì tàn míng 。
cháng duì tú shū duī sì bì , què sī qiú hè shèng shuāng jīng 。
dào xīn shēng hòu ān xiū xi , shì jú xián lái pà jiàn gèng 。
shuì zú dìng yìng shū dù shǒu , qióng chóu hé bì xué yú q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蒲条围坐雪添瓶,侧理糊窗炽炭明。
常对图书堆四壁,却思裘褐胜双旌。
道心生后安休息,事局闲来怕践更。
睡足定应输杜守,穷愁何必学虞卿。

全文意思

总结:

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场景,围坐蒲条,在雪天加瓶炉取暖,侧着身子打理窗户,明亮的炭火映照窗棂。他常常对着四壁堆满书籍,却思念着简朴的裘褐生活,认为它比双旌(指官职)更加珍贵。他的心境安于平淡的生活,渴望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闲暇时不喜践行世务。他认为睡得充足才能做好职责,不必学习虞卿那样纠结贫困的忧愁。

赏析:这首诗《次韵柳郎中二咏 其一》由宋代文学家苏颂创作,表达了诗人在静坐冬日,围坐在柳郎中家中,感受到了一种安宁和舒适的生活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首先描绘了诗中的场景,他坐在柳郎中的家中,窗外的蒲条已经被积雪覆盖,而室内炉火熊熊,瓶中的炭火闪耀着明亮的光芒。这一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冬日室内温暖与外界寒冷的对比,突出了诗人舒适的生活环境。
接着,诗人提到他常常围坐在这里,四周是堆积如山的图书。这表明他热爱阅读,将书籍视为珍宝。同时,他也回忆起自己的旧日荣华,提到了裘褐和双旌,显然是指他曾经的官职和荣誉。这里,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反衬出了现在宁静生活的对比,表现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道心的追求,认为道心生后,就能够安心休息,不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他认为事务繁忙时,会感到焦虑和不安,睡得不踏实。他强调了生活中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与过度追求名利的虞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提到了学虞卿,虞卿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政治家,但也因政治斗争而导致不幸的结局。诗人通过这一提醒,表达了自己不愿陷入过多的世俗纷争和忧虑,更愿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颂写的《次韵柳郎中二咏》系列:

本文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 查看更多>>

苏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