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o yì dài fū zhì shì zhāng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èr
朝议大夫致仕张公挽辞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颂 (sū sòng)

忆寓龙阳馆,曾陪布素游。
登朝俱老大,分袪几春秋。
脱屣追三景,遗衣复一丘。
无因素车送,感旧涕双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yì yù lóng yáng guǎn , céng péi bù sù yóu 。
dēng cháo jù lǎo dà , fēn qū jǐ chūn qiū 。
tuō xǐ zhuī sān jǐng , yí yī fù yī qiū 。
wú yīn sù chē sòng , gǎn jiù tì shuāng liú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忆起住在龙阳馆的时光,曾与布素一起游玩。一同登朝望大地,如今已是年老,回忆起经历了多少春秋。脱下履子,追逐过三时的美景,留下的衣衫只有一丘之遗。没有坐素车的机会送别,感慨往昔,泪水双流。

全文概括:这是一首回忆往昔的诗篇,描写了作者曾经在龙阳馆与布素一起游玩的情景,如今已经老去,回忆起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赏析:
苏颂的《朝议大夫致仕张公挽辞二首 其二》表现了对张公致仕的深切怀念和告别之情。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岁月和友情的感慨。
首先,诗人回忆起曾经与张公在龙阳馆一起游玩的美好时光,这是一个友情的开始。作者通过“曾陪布素游”这一句,勾画出两位朋友一同欣赏风景的场景,展示了诗中的写景元素。
接着,诗人提到了张公的仕途,描述他在朝堂上登高望远,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这里涉及到“登朝俱老大”和“分袪几春秋”,强调了张公在朝政中的长寿和多年的从政经历。这是抒情的部分,表现了对张公的尊敬和感慨。
然后,诗人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提到了张公离开政治舞台后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不再奔波劳碌。这部分可以归为“咏物”,因为它描述了张公的生活状态和环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张公离去的不舍之情。他提到了自己无法送张公上路,这是一种无奈和悲伤,表现了深厚的友情。这也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通过“感旧涕双流”表现出了作者的情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颂写的《朝议大夫致仕张公挽辞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 查看更多>>

苏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