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qī huà yuán huà qīng jì guàn zhuó hé tú
题戚化源画清济贯浊河图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敞 (liú chǎng)

浊河清济坐中分,沙浪澄波两逼真。
自画壁来多少日,能知清浊几何人。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zhuó hé qīng jì zuò zhōng fēn , shā làng chéng bō liǎng bī zhēn 。
zì huà bì lái duō shǎo rì , néng zhī qīng zhuó jǐ hé r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浊河和清济相互交汇,坐在中间隔开,沙浪与澄波相依相真。
自从绘制这幅壁画以来,过了多少日子,又有谁能了解其中的清浊之理呢。



总结:

这句诗用自然景物中的浊河与清济、沙浪与澄波作为隐喻,抒发了人生中清浊不定的境况,同时反映了人们对于清浊真相的追求与困惑。

赏析:这首诗以戚继光创造"浊河清济"战役的历史事件为题材,表现了戚继光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诗人刘敞通过画面生动地描绘了浊河清济两江之间波澜壮阔的景象,以及自画壁上所绘戚继光的英姿。他用"沙浪澄波两逼真"一句,巧妙地描绘了戚继光率领官兵奋勇作战,水波涌动、气势磅礴的场面。最后两句"自画壁来多少日,能知清浊几何人"则表现了戚继光将自身的战功、壮丽的战斗场景用画笔展现,表现出他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深思。
标签: 历史英雄、抒发豪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刘敞介绍:🔈

刘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佑三年(一○五一),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一○五四),迁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扬州。岁余,迁起居舍人徙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佑四年(一○五九),知贡举。五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贤院学士、恒南京留守司御史台。神宗熙宁元年卒於官,年五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五十四卷,其中诗二十七卷... 查看更多>>

刘敞的诗:

刘敞的词:

相关诗词:

太平寺水郡人徐友画清济贯河 (tài píng sì shuǐ jùn rén xú yǒu huà qīng jì guàn hé)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
得得来看还不乐,竹茎荒处破殿虚。
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
徐生绝笔今百年,祖师相传妙天下。
壁如雪色一丈许,徐生画水才盈堵。
横看侧看只麽是,分明是画不是水。
中有清济一线波,横贯万里浊浪之黄河。
雷奔电卷尽渠猛,独清元自不随它。
波痕尽处忽掀怒,搅动一河秋色暮。
分明是水不是画,老眼向来元自误。
佛庐化作金柁楼,银山雪堆风打头。
是身飘然在中流,夺得太一莲叶舟。
僧言此画难再觅,官归江西却相忆。
并州剪刀剪不得,鹅溪疋绢官莫惜,貌取秋涛悬坐侧。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题戚子云五云山图 (tí qī zǐ yún wǔ yún shān tú)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不浓不淡烟中树,如有如无雨外山。
尺素展看空想像,何由身着画图间。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傅尧俞济源草堂 (fù yáo yú jì yuán cǎo táng)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隠退庐。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黄求买百金无。
先生卜筑临清济,乔木如今似画图。
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

题莫公台 (tí mò gōng tái)

朝代:唐    作者: 杜光庭

奇绝巍台峙浊流,古来人号小瀛州。
路通霄汉云迷晚,洞隐鱼龙月浸秋。
举手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鈎。
将军悟却希夷诀,赢得清名万古流。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

寄题太和宰赵嘉言勤民二图 题通济渡船图 (jì tí tài hé zǎi zhào jiā yán qín mín èr tú tí tōng jì dù chuán tú)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岁岁桃花水到时,野航客子命如丝。
赵侯小试济川手,雪浪翻天不溅伊。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感事 (gǎn shì)

朝代:唐    作者: 高蟾

浊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
清浊皆如此,何人不白头。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黄河 (huáng hé)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活活何人见混茫,崑仑气脉本来黄。
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
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
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钱源 (hé yáng gōng jì qián táng xī hú bǎi tí qián yuán)

朝代:宋    作者: 郭祥正

至宝岂无源,源深人姓钱。
直须朝海去,余派保千年。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言次韵和冲卿省直 (wǔ yán cì yùn hé chōng qīng shěng zhí)

朝代:宋    作者: 沈遘

省舍实褊迫,强分庭与轩。
君看午热时,何异炊甑然。
内景虽屡清,外物苦益喧。
浊河不足涤,当寻崑仑源。
顾身无羽翼,大叫不得前。
却图须臾济,雪散和冰丸。
嗟我江湖人,胡为投此间。
羡君富高兴,尚堪吟咏烦。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王应求出示蜀中山水障气势甚雄伟李巽岩题其後论其画笔之源流二百余字 (wáng yìng qiú chū shì shǔ zhōng shān shuǐ zhàng qì shì shèn xióng wěi lǐ xùn yán tí qí hòu lùn qí huà bǐ zhī yuán liú èr bǎi yú zì)

朝代:宋    作者: 戴复古

妙甚丹青手,能移造化功。
三川山水国,半幅画图中。
玉局人何在,铜梁路可通。
巽岩扛鼎笔,文与画争雄。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