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fó jiàn chán shī yǔ lù hòu
题佛鉴禅师语录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慧古 (shì huì gǔ)

流水高山不在弦,等闲成曲又成篇。
列珊瑚树枝枝好,撒水银珠颗颗圆。
挥落禅关无少滞,增添衲子几重冤。
拟於纸上明端的,争似当机自造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liú shuǐ gāo shān bù zài xián , děng xián chéng qū yòu chéng piān 。
liè shān hú shù zhī zhī hǎo , sā shuǐ yín zhū kē kē yuán 。
huī luò chán guān wú shǎo zhì , zēng tiān nà zǐ jǐ chóng yuān 。
nǐ wū zhǐ shàng míng duān de , zhēng sì dāng jī zì zào xu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流水从高山上奔流而下,不受琴弦的束缚,自由自在地奔腾。它毫不费力地成就了一曲美妙的音乐,成就了一篇优美的篇章。
列举珊瑚树的枝枝叶叶,它们纷纷扬扬地美好无比,像是散落的水银珠子,一个个圆润晶莹。
挥动手臂,禅关之门便轻易打开,没有任何阻碍,增添了衲子的冤屈。似乎写在纸上的明晰端详的诗文,与即兴创作的玄奥之作相比,哪能相提并论。
总结:这古文表达了流水高山自然奔腾的美妙,珊瑚树的枝叶之美,以及即兴创作之深奥无比。并且暗喻创作之难以企及。

《题佛鉴禅师语录后》是释慧古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禅宗的思想和禅修的境界,让我们一起来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禅修和心灵的境界。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和禅修元素的描写,展示了禅宗的理念和修行的境界。
首句"流水高山不在弦",描述了自然界中的流水和高山,它们没有琴弦,却自然而然地奏响了一曲美妙的音乐。这里表达了禅宗强调的自然和无为的观念,禅修者应当像自然界一样,不受拘束地追求心灵的自由。
接下来的句子"等闲成曲又成篇",强调了禅修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而流畅的状态,就像诗歌的创作一样,没有刻意的追求,一切都在顺其自然的过程中发生。
"列珊瑚树枝枝好","撒水银珠颗颗圆",这两句用珊瑚和水银来比喻禅修者的境界,珊瑚和水银都有光泽,圆满而完美,暗示着禅修的境界应该是圆满和完美的。
"挥落禅关无少滞","增添衲子几重冤",这两句描写了禅修者通过坚持修行,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和烦恼,解脱了心灵的重负,达到了禅宗所追求的心灵净化和解脱的境界。
最后两句"拟於纸上明端的,争似当机自造玄",强调了文字和书本上的智慧和理论是有限的,与禅修直接体验的玄妙相比,显得苍白无力。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领悟到禅宗的真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释慧古介绍:🔈

释慧古(?~一一三六),号灵峰,舒州宿松(今属安徽)人。俗姓项。住舒州真乘寺,迁光孝、浄光二刹。爲南岳下十四世,黄龙灵源惟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六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一○有传。 查看更多>>

释慧古的诗:

相关诗词:

诗 一 (shī yī)

朝代:唐    作者: 寒山

梵志死去来,魂识(《天圣广灯录》作「魄」)见阎老。
读尽百王书,未免(《天圣广灯录》作「不兑」)受捶拷。
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
(见《续藏经》本五代风穴延沼禅师《风穴语录》、《天圣广灯录》卷十五、《古尊宿语录》卷七《风穴禅师语录》、《五灯会元》卷十一引)。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问诠禅师 (wèn quán chán shī)

朝代:宋    作者: 释某

觌面难逢处,如何顾鉴咦。
乞师垂半偈,免使後人疑。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临行颂三首 三 (lín xíng sòng sān shǒu sān)

朝代:唐    作者: 利踪

佛性本来无阻障,衆生不识难归向。
若见如来成佛时,莫向世间求取相。
(以上五首均见宋渭颐藏主编《古尊宿语录》卷十二《衢州子湖山第一代神力禅师语录》)(按:《祖堂集》卷十八作「紫湖和尚」。
)。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sòng)

朝代:唐    作者: 从谂

渠说佛有难,我说渠有灾。
但看我避难,何处有相随?有无不是说,去来非去来。
为你说难法,对面识得来。
(以上十六首均见宋渭颐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十四《赵州真际禅师语录》卷下)。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师亮禅者 (shī liàng chán zhě)

朝代:宋    作者: 释祖钦

忆昔西山亮座主,曾有虚空解讲语。
唤得回头是马师,规鉴丛林照千古。
上人学禅不学教,禅教初无二门户。
一拳打破太虚空,知音不在频频举。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颂云门三句语(幷余颂八首) 委(《天圣广灯录》作「迂」)曲商量 (sòng yún mén sān jù yǔ bìng yú sòng bā shǒu wěi 《 tiān shèng guǎng dēng lù 》 zuò 「 yū 」 qū shāng liáng)

朝代:唐    作者: 缘密

得用由来处处通,归机施设认家风。
扬眉瞬目同(《天圣广灯录》作「开」)一眼,竪拂敲牀为耳聋。
(以上十二首均见《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及《古尊宿语录》卷十八收宋守坚辑《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
《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一以为鼎州普安道禅师作,道禅师为缘密之法嗣。
)。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阅佛监禅师语录 (yuè fó jiān chán shī yǔ lù)

朝代:宋    作者: 释怀深

说禅要似锺山老,有口无心几个知。
要我舌端轰霹雳,就渠眼里下钳鎚。
平时却出活人剑,险处聊为死马医。
惭愧丛林宗匠在,与人扫尽百生疑。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jì)

朝代:唐    作者: 延禅师

才到洪山便跥跟,四方八面不言论。
他家自有眠云志,芦管横吹宇宙喧。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灯会元》卷十四。
)(按:《五灯会元》作「义禅师」,其师作「延禅师」,今从《景德传灯录》及《天圣广灯录》卷二十四目录。
)。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震禅师喜谈传灯录谩以一偈示之 (zhèn chán shī xǐ tán chuán dēng lù màn yǐ yī jì shì zhī)

朝代:宋    作者: 王庭珪

僧问灵山一会禅,不知谁与佛言论。
灵山会里何曾说,只有闍梨独得闻。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戏用禅观答曾无逸问山谷语 (xì yòng chán guān dá céng wú yì wèn shān gǔ yǔ)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前说人间无漏仙,後说世上无眼禅。
衲子若全信佛语,生天定在灵运前。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