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寇准 (kòu zhǔn)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屏山半掩馀香袅。
密约沈沈,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chūn sè jiāng lán , yīng shēng jiàn lǎo 。
hóng yīng luò jìn qīng méi xiǎo 。
huà táng rén jìng yǔ , píng shān bàn yǎn yú xiāng niǎo 。
mì yuē shěn shěn , lí qíng yǎo yǎo 。
líng huā chén mǎn yōng jiāng zhào 。
yǐ lóu wú yǔ yù xiāo hún , cháng kōng àn dàn lián fāng cǎo 。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婉约 闺怨 伤春 思念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到了春末夏初了。濛濛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地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风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
遥想当年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吗?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有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注释:
⑴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⑵阑(lán):残,尽,晚。
⑶红英:红花。南唐李煜《采桑子》词:“亭前春逐红英尽。”
⑷屏山:指屏风。唐温庭筠《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⑸密约:指男女之间互诉衷情,暗约佳期。沉沉:深沉。此指重大之事,即终身之事。
⑹杳(yǎo)杳:深远无边际。
⑺菱花:指菱花镜,亦泛指镜子。慵(yōng)将照:懒得拿起镜子来照。慵:懒散。将:拿。
⑻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所表现的是一个闺中女子在暮春时节,倚楼而望,盼望离人归来的幽怨情思。全词语言细腻,深郁多情,既有全方位的场景描写,又有细致入微的景物刻画,移隋入景,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仕女相思图。

  上片着力描写女主人公伤春自怜的孤寂心境。

  时序暮春,美好的春景很快就要残尽,黄莺的啼声日渐老涩,再也不是“莺初学啭尚羞簧”那么稚嫩清脆、悦耳动听。先前斗艳争妍、缤纷烂缦的红花,纷纷辞谢枝头,飘零殆尽。绿叶成阴的梅树上竟已悄悄结出了小小的青果。这是十分精彩的景物描写。“莺声”“红英”“青梅”,仅仅三项事物,由于极富春的特征,足以将无边春色展示具体。“色”与“声”,“青”与“红”,“老”与“小”,对照映衬,生动鲜明,炼字工巧,耐人寻味。“将阑”“渐老”“落尽”而“小”,更是次第分明,动感强烈,春事阑珊的衰残变化,足以惊心动魄。妙在虽不言情而情自见:春光易逝,无可奈何,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一旦有此感触,自然也应该是“春色恼人眠不得”(王安石《春夜》)了。

  户外如此触景生感,华美的厅堂里一片冷静,更无伊人相伴,只有迷茫密布的春雨下个不停,催促春光更快地消逝。画着山水图案的精美屏风,半开半掩,可无人有心肠去理睬它。香炉里燃了许久,即将燃尽的一缕余香,轻轻飘散,摇荡着,缭绕着,弥散在冷寂的画堂里,仿佛幽远的思绪一样连绵不绝。“半掩”“蒙蒙”“袅”“静”,用词精当,刻画入微,生动地展现出一个华丽精美然而冷落空虚的画堂环境,巧妙地折射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的郁郁情怀、沉沉幽怨,完美地构成了环境与心境的和谐统一。

  下片着力抒发女主人公伤别怀远的深沉离恨。

  闺中愈是孤寂,愈加怀念伊人。想当年,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依依惜别,密约归期,千般叮咛,万般嘱咐,情意何等深沉。可谁知到如今望不到伊人寄来的音信,盼不见伊人归来的身影。“沉沉”“杳杳”,巧用叠字,突出离别情思的幽暗深远与辽阔无际。既然如此,谁还有心情去对镜梳妆,“菱花尘满”,细节突出。“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所以听凭菱花宝镜积满了灰尘,也懒心无肠地不去拂拭它了。思念伊人,情不能已,还是再到楼头去看看罢,说不定能盼望到伊人意外归来的行旌哩!可是事实无情,依然只有失望,沮丧之余,哑然无语。但见万里长空,一片阴沉,恰似闺中的心境;唯有芳草连天接地,一直延伸到伊人所在的远方。借景抒情,造语自然;芳草怀远,巧于用典。“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当离情别恨使人伤感至极时,真好像魂魄离体而去一般。凄惋之情,溢于言表;不尽之意,更在言外。

  总之,全词由描写景物起,又由景渲染情,将暮春时节一位闺中思妇怀念久别爱人的孤寂情怀抒写得委婉动人。上片写景,情由景生,景中有情;下片写情,寄情于景,以景结情。情景交融,意境浑然,于是情经景纬,织成天机云锦。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寇凖被贬为青州知府,任职之际,他为了表达自己仕途坎坷以及对政坛、对君上难以割舍的情怀和自家的失落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寇准介绍:🔈

--(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1980)进士。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下平章事。二次罢相,封莱国公。乾兴初,为丁谓所,贬雷州司户参军,卒于贬所。有《寇莱公集》。存词五首,以《江南春》较著名。 查看更多>>

寇准的词:

词牌名「踏莎行」介绍:🔈

踏莎行,词牌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踏莎行:莎,容易错读成 shā,正确读音:suō。踏草是唐束时期广为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时节前后。“踏莎行”调名本意即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代表作有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等。

相关诗词:

踏莎偶成三首 其一 (tà shā ǒu chéng sān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舒岳祥

坐避窗边瀑,行便石上莎。
清池写癯貌,空谷应悲歌。
暮色东西合,虫声寤寐多。
离愁谁与洗,举斗酌明河。

拄杖 (zhǔ zhàng)

朝代:宋    作者: 姜特立

脚力未须扶,时时踏莎迳。
爱君如友生,伴我山行兴。

道中即事八首 其四 (dào zhōng jí shì bā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洪刍

笋舆沙路裌衣轻,小雨斑斑落又晴。
三月尽头穿岭去,万松阴里踏莎行。

春日野行 (chūn rì yě xíng)

朝代:唐    作者: 温庭筠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
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下湖晚归 (xià hú wǎn guī)

朝代:宋    作者: 释道潜

屈曲莎堤引兴长,肯辞芒屦踏秋霜。
归来已奏孤城角,撩乱梅花落女墙。

凭远亭 (píng yuǎn tíng)

朝代:宋    作者: 赵崇嶓

莎庭日日报平安,幽处依然绝往还。
平野四围天一幅,有人踏雪看南山。

戏赠文彦明 其二 (xì zèng wén yàn mí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王庭珪

酒酣拔剑悲生事,病起扶藜踏浅莎。
逆旅正如蝴蝶梦,还家试听扊扅歌。

抒情 哀怨

上饶道中 (shàng ráo dào zhōng)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踏土忧疑似踏船,土塍滑汰胜於舷。
川行可怖陆行苦,谁遣为之空自怜。

社日益明叔见过 (shè rì yì míng shū jiàn guò)

朝代:宋    作者: 方岳

溪云醖酿社公雨,肯踏寒莎过阿戎。
亦有小诗拈未出,且携瀑布煮春风。

春日湖上五首 其一 (chūn rì hú shàng wǔ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释斯植

绕堤莎草绿纤纤,老里吟情觉未厌。
应是踏青天气近,柳条多插野人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