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熟梦余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境熟梦余想”出自哪首诗?

答案:境熟梦余想”出自: 宋代 苏轼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jìng shú mèng yú xiǎ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仄

问题2:“境熟梦余想”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境熟梦余想”的上一句是: 心空饱新得 , 诗句拼音为: xīn kōng bǎo xīn dé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仄

问题3:“境熟梦余想”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境熟梦余想”的下一句是: 江鸥渐驯集 , 诗句拼音为: jiāng ōu jiàn xùn jí ,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境熟梦余想”全诗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二 (hé táo guī yuán tián jū liù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
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
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
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
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
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qióng yuán jì tóu lín , pí mǎ chū jiě yāng 。
xīn kōng bǎo xīn dé , jìng shú mèng yú xiǎng 。
jiāng ōu jiàn xùn jí , dàn sǒu yǐ huán wǎng 。
nán chí lǜ qián shēng , běi lǐng zǐ sǔn cháng 。
tí hú qǐ jiě yǐn , hǎo yǔ shí jiàn guǎng 。
chūn jiāng yǒu jiā jù , wǒ zuì duò miǎo mǎng 。

“境熟梦余想”繁体原文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其二

窮猿既投林,疲馬初解鞅。
心空飽新得,境熟夢餘想。
江鷗漸馴集,蜑叟已還往。
南池綠錢生,北嶺紫筍長。
提壺豈解飲,好語時見廣。
春江有佳句,我醉墮渺莽。

“境熟梦余想”韵律对照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境熟梦余想”全诗注音

qióng yuán jì tóu lín , pí mǎ chū jiě yāng 。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

xīn kōng bǎo xīn dé , jìng shú mèng yú xiǎng 。

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

jiāng ōu jiàn xùn jí , dàn sǒu yǐ huán wǎng 。

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

nán chí lǜ qián shēng , běi lǐng zǐ sǔn cháng 。

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

tí hú qǐ jiě yǐn , hǎo yǔ shí jiàn guǎng 。

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

chūn jiāng yǒu jiā jù , wǒ zuì duò miǎo mǎng 。

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境熟梦余想”全诗翻译

译文:
穷猿一旦投入茂密的树林,疲惫的马初次解下缰绳。
心灵空虚,如今却获得满足,周围环境变得熟悉,似乎置身于梦中的幻想。
江边的鸥鸟逐渐驯顺地聚集,老渔翁早已回到故乡。
南边的池塘里绿色的水草生长茂盛,北方的山岭上紫色的竹笋蓬勃发展。
端起酒壶又何必解开盖子来饮,我们可以畅谈欢乐的话语,时常相见广阔的天地。
春天的江水流淌着美妙的诗句,我陶醉其中,放任自己沉浸在辽阔广袤的自然之中。

总结:全文:本文描写了一幅自然和谐、宁静美好的图景。穷猿投林,疲马解鞅,周围的景物都呈现出熟悉和幻想般的美丽。江边的鸥鸟和老渔翁都与人类和谐相处,而南池和北岭分别展现出不同的生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拿起酒壶,欢聚一堂,畅谈快乐的话语。整篇文章流淌着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相融的宁静愉悦。

“境熟梦余想”总结赏析

赏析:
苏轼的《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二》描写了作者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在这个宁静而自由的环境中,他的内心得以满足和宽慰的主题。
首先,诗中提到"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描述了一只穷困的猿猴找到了树林,一匹疲惫的马解下了鞍。这里以动物的形象描绘了作者寻找安宁和解脱的过程,强调了大自然对于人心的治愈作用。
接着,"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表现出在这片宁静的乡野环境中,作者的内心得以充实,同时也暗示了陶渊明在这里追求心灵愉悦和精神满足。
"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描述了江边的鸥鸟逐渐对人类习以为常,而"蜑叟"已经回家去了,这些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和共生。
在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强调了大自然的生机和丰富。"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则反映出作者宁静自得的心境,不必忧虑,可以畅饮一杯,畅谈美好的言语。
最后,"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表现出陶渊明在这样的环境中,灵感涌现,陶醉其中,感叹大自然的壮丽和自然之美。

“境熟梦余想”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境熟梦余想”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