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一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清秋一鹗”出自哪首诗?

答案:清秋一鹗”出自: 宋代 释守卓 《偈十九首 其二》, 诗句拼音为: qīng qiū yī è

问题2:“清秋一鹗”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清秋一鹗”的上一句是: 石火迸光 , 诗句拼音为: shí huǒ bèng guāng

问题3:“清秋一鹗”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清秋一鹗”的下一句是: 言前得旨已周遮 , 诗句拼音为: yán qián dé zhǐ yǐ zhōu zhē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清秋一鹗”全诗

偈十九首 其二 (jì shí jiǔ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守卓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
孰为好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
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後无踪徒摸索。
劄着不行,秦时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sì wéi fēng jǐng liáo liáo , jí mù qíng kōng kuò luò 。
shú wèi hǎo chǒu shì fēi , hé yòng shí qíng bǔ dù 。
shí huǒ bèng guāng , qīng qiū yī è 。
yán qián dé zhǐ yǐ zhōu zhē , jù hòu wú zōng tú mō suǒ 。
zhā zhe bù xíng , qín shí

“清秋一鹗”繁体原文

偈十九首 其二

四維風景寥寥,極目晴空廓落。
孰爲好醜是非,何用識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鶚。
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後無蹤徒摸索。
劄著不行,秦時

“清秋一鹗”全诗注音

sì wéi fēng jǐng liáo liáo , jí mù qíng kōng kuò luò 。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

shú wèi hǎo chǒu shì fēi , hé yòng shí qíng bǔ dù 。

孰为好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shí huǒ bèng guāng , qīng qiū yī è 。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

yán qián dé zhǐ yǐ zhōu zhē , jù hòu wú zōng tú mō suǒ 。

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後无踪徒摸索。

zhā zhe bù xíng , qín shí

劄着不行,秦时

“清秋一鹗”全诗翻译

译文:
四维风景空旷寥落,远眺只见晴朗天空廓落。谁来判断美丑、是非,何必用情感去卜测。石头迸发火花,清秋时节一只鹗飞翔。言语之前已经得到主旨的遮掩,句子之后却找不到任何踪迹而徒劳摸索。写下文字却不奏效,仿佛回到了古代的秦时。
全文总结:全文以形容自然风景为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难以捉摸的情感。同时,又反映了古代官场的曲折复杂和言行之间的矛盾。通过描绘四维风景、石火迸光和清秋一鹗,寄托了对于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思考。最后以“劄着不行,秦时”表达了写作的苦闷和对古代历史的思念之情。

“清秋一鹗”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偈十九首 其二》由释守卓创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极目远望四维风景,表达了对世界的思考。
首先,诗人描绘了一幅四维风景的画面,寥寥的山川和晴朗的天空尽收眼底,这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宽广和空灵的感觉。然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好与丑、是与非在这广袤的自然世界中有何意义,是否需要去判断和识别。这种思考使人不禁沉思,反思人类对于价值观的追求是否常常让我们迷失方向。
接着,诗中出现了石火迸光和清秋一鹗的意象,这些意象象征着生命中瞬间的闪光和纯净。诗人似乎在暗示,生活中的真正美好可能隐藏在瞬间的细微之处,而不必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言语无法完全捕捉思想的感受,用“劄着不行”来形容。这句话也许代表了人类思考的局限性,有些事物和情感无法用言辞来表达,只能通过心灵的领悟来体验。

“清秋一鹗”诗句作者释守卓介绍: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监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後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爲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爲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爲第二卷。更多...

“清秋一鹗”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