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戏後世中道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於戏後世中道丧”出自哪首诗?

答案:於戏後世中道丧”出自: 宋代 强至 《通判国博中斋诗》,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wū xì hòu shì zhōng dào sàng ,诗句平仄: 平仄仄仄○仄○

问题2:“於戏後世中道丧”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於戏後世中道丧”的上一句是: 政刑礼乐万事平 , 诗句拼音为: zhèng xíng lǐ yuè wàn shì píng ,诗句平仄: 平仄仄仄○仄○

问题3:“於戏後世中道丧”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於戏後世中道丧”的下一句是: 政分宽猛刑重轻 , 诗句拼音为: zhèng fēn kuān měng xíng chóng qīng ,诗句平仄:仄○平仄平○○

“於戏後世中道丧”全诗

通判国博中斋诗 (tōng pàn guó bó zhōng zhāi shī)

朝代:宋    作者: 强至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
於戏後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
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
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
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
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
子思着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
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
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
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
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
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甿。
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
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tiān xià yǐ zhōng wèi dà běn , tiān dì dé zhōng néng zì shēng 。
gǔ zhī shèng xián yī yòng zhōng , zhèng xíng lǐ yuè wàn shì píng 。
wū xì hòu shì zhōng dào sàng , zhèng fēn kuān měng xíng chóng qīng 。
lǐ fēi jiǎn lòu zé shē jiàn , lè bù zhuān yī xū qiāng kēng 。
qí jiān wàn shì yì pō pì , huò guò bù jí shuí yǔ shéng 。
jīn gōng fèn rán lì zhuī jiù , dà shǔ zhōng zì wèi zhāi míng 。
wèi zhōng zhī jì bù kě jiàn , càn yān qí dào cún liù jīng 。
shàng shū hóng fàn yǒu huáng jí , chūn qiū wáng dào wèi quán héng 。
zài yì zhī yáo guì èr wǔ , yú shī wú xié yì shèn míng 。
zǐ sī zhe piān jiū gēn dǐ , wáng tōng mìng shuō chuí yí xíng 。
yè tàn qún shū wèi zhōng lǐ , jī míng ér zuò huán fèng xíng 。
chū chǔ yǔ mò jiē shí zhōng , cuò zhū wàn shì wú cè qīng 。
yǒu shí bīn zhì xiāng yǔ lè , yǒng gē yì zuò zhōng hé shēng 。
yán qián zhú shù yǒu zhōng sè , sì xù bù gǎi cháng qīng qīng 。
gōng jīn yī zhōu èr shǒu zhèng , qiān lǐ yóu biàn zhōng yōng méng 。
yì shí cháo tíng zàn tiān zǐ , kuò zhī sì hǎi zhōng dào chéng 。
zhì dé shè qí shēng gōng zhāi , yī tīng zhōng lùn tuì fú yīng 。

“於戏後世中道丧”繁体原文

通判國博中齋詩

天下以中爲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聖賢一用中,政刑禮樂萬事平。
於戲後世中道喪,政分寬猛刑重輕。
禮非儉陋則奢僭,樂不專一須鏘鏗。
其間萬事亦頗僻,或過不及誰與繩。
今公奮然力追救,大署中字爲齋名。
謂中之迹不可見,粲焉其道存六經。
尚書洪範有皇極,春秋王道爲權衡。
在易之爻貴二五,于詩無邪義甚明。
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說垂儀刑。
夜探群書味中理,雞鳴而作還奉行。
出處語默皆時中,措諸萬事無側傾。
有時賓至相與樂,咏歌亦作中和聲。
檐前竹樹有中色,四序不改長青青。
公今一州貳守政,千里猶變中庸甿。
異時朝廷贊天子,擴之四海中道成。
至得攝齊升公齋,一聽中論退服膺。

“於戏後世中道丧”韵律对照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於戏後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

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子思着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甿。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

“於戏後世中道丧”全诗注音

tiān xià yǐ zhōng wèi dà běn , tiān dì dé zhōng néng zì shēng 。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gǔ zhī shèng xián yī yòng zhōng , zhèng xíng lǐ yuè wàn shì píng 。

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

wū xì hòu shì zhōng dào sàng , zhèng fēn kuān měng xíng chóng qīng 。

於戏後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

lǐ fēi jiǎn lòu zé shē jiàn , lè bù zhuān yī xū qiāng kēng 。

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

qí jiān wàn shì yì pō pì , huò guò bù jí shuí yǔ shéng 。

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

jīn gōng fèn rán lì zhuī jiù , dà shǔ zhōng zì wèi zhāi míng 。

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

wèi zhōng zhī jì bù kě jiàn , càn yān qí dào cún liù jīng 。

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

shàng shū hóng fàn yǒu huáng jí , chūn qiū wáng dào wèi quán héng 。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zài yì zhī yáo guì èr wǔ , yú shī wú xié yì shèn míng 。

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

zǐ sī zhe piān jiū gēn dǐ , wáng tōng mìng shuō chuí yí xíng 。

子思着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

yè tàn qún shū wèi zhōng lǐ , jī míng ér zuò huán fèng xíng 。

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

chū chǔ yǔ mò jiē shí zhōng , cuò zhū wàn shì wú cè qīng 。

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

yǒu shí bīn zhì xiāng yǔ lè , yǒng gē yì zuò zhōng hé shēng 。

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

yán qián zhú shù yǒu zhōng sè , sì xù bù gǎi cháng qīng qīng 。

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

gōng jīn yī zhōu èr shǒu zhèng , qiān lǐ yóu biàn zhōng yōng méng 。

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甿。

yì shí cháo tíng zàn tiān zǐ , kuò zhī sì hǎi zhōng dào chéng 。

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

zhì dé shè qí shēng gōng zhāi , yī tīng zhōng lùn tuì fú yīng 。

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

“於戏後世中道丧”全诗翻译

译文:
天下万事以中庸为大本,天地之间因得中而能自行自生。古代的圣贤们都以中庸之道为准则,治理国家政令、刑罚、礼仪、音乐等万事井然有序。然而,后世的统治者渐渐丧失了中庸之道,政治上分为宽松和苛刻,刑罚轻重失衡,礼仪过于俭陋或奢侈僭越,音乐也不再专一和谐。

在这混乱的局面中,君公振臂一呼,努力追求拯救。他在大署中的名字上刻下了“中”字,表示要以中庸之道为指引。他认为中庸之道的迹象虽然看不见,但其中蕴含着六经的精髓。他指出《尚书》的洪范是充满皇天之极道,而《春秋》是用来权衡王道的标尺。他在《易经》中强调了二五爻的重要性,在《诗经》中则阐明了邪义。

子思的文章深入探究了根本大义,王通解释了垂仪刑。他夜晚研读众多经典,品味其中的中理。鸡鸣时分,便又开始奉行其中的道理。他引用古人的语言和默示,全都融汇于时中之道,使得在处理万事时不偏不倚。

有时宾客来访,君公与他们共乐,歌咏之间也能形成中和的和谐声音。檐前的竹树常常呈现出中庸的色彩,四季不变,依旧翠绿青葱。

现在,君公守着一州的政务,千里之地也不会偏离中庸之道。异时朝廷赞扬天子,扩散中庸之道于四海之间。

最后,君公的斋名以中庸之道命名,表示他要倾听其中的论述,虔诚地践行其中的教诲。

“於戏後世中道丧”总结赏析

《通判国博中斋诗》作者强至,本诗旨在歌颂"中"的重要性,它是天下万事的根本,古代圣贤也一直以"中"为中心,使政治、刑法、礼仪和音乐等各个领域得以平衡和和谐。
这首诗以丰富的比喻和对"中"的赞美表达了这一观点。首先,它强调了天地之中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中,天地才能自然而然地运行。接着,它回顾了古代圣贤,他们在政治、刑法、礼仪和音乐上都注重"中",从而使万事都平稳和谐。
然后,诗人指出,在后世,人们开始偏离"中"道,政治变得宽松,刑法轻重不当,礼仪变得奢侈或僭越,音乐不再和谐。这使得社会不再平衡,各种问题出现了。但是,诗人强调,今天有人奋发努力,试图恢复"中"的价值,将"中"作为斋名,以此来表彰中道的重要性。
接着,诗中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典籍,如《尚书》、《春秋》和《易经》,它们都强调了"中"的重要性和中和的原则。诗人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如子思和王通,他们都致力于弘扬中和的思想。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今后政治能够重视"中"的原则,扩展中和的思想,使社会恢复和谐。他描述了斋中的风景,以示中和之美,最终希望朝廷能够支持这一理念,使中和之道成为天下的中心。

“於戏後世中道丧”诗句作者强至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历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更多...

“於戏後世中道丧”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