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统于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俾统于洪”出自哪首诗?

答案:俾统于洪”出自: 唐代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附诗》, 诗句拼音为: bǐ tǒng yú hóng

问题2:“俾统于洪”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俾统于洪”的上一句是: 」上藉(或作「籍」)其实 , 诗句拼音为: 」 shàng jiè ( huò zuò 「 jí 」 ) qí shí

问题3:“俾统于洪”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俾统于洪”的下一句是: 逋滞攸除 , 诗句拼音为: bū zhì yōu chú ,诗句平仄:仄仄

“俾统于洪”全诗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附诗 (táng gù jiāng nán xī dào guàn chá shǐ zhōng dài fū hóng zhōu cì shǐ jiān yù shǐ zhōng chéng shàng zhù guó cì zǐ jīn yú dài zèng zuǒ sàn qí cháng shì tài yuán wáng gōng shén dào bēi míng fù shī)

朝代:唐    作者: 韩愈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陈,当用而迂,乖戾不伸。
较是二者,其过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达士之经。
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韡为华英(一作「英华」),不矜不盈。
孰播其馨?孰发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倾。
敷文帝阶,擢列侍从,以忠远名,有直有讽。
辨遏坚(或作「圣」)恳,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帝省竭心,恩顾日渥。
翔于郎署,骞于禁密。
发帝之令,简古而蔚。
不比于权,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历守大藩。
所至极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暍(或作「阳」)以醒,坦之敞之,必绝其径,浚之咏之,使安其泳。
帝思其文,复命掌诰。
公潜谓人:「此职宜少,岂无凋郡,庸以自效。
」上藉(或作「籍」)其实,俾统于洪
逋滞攸除,奸讹革风,祛蔽于目,释负于躬。
方乎(或作「平」)所部,禁绝浮屠。
风雨顺易,秔稻盈畴。
人得其所(或作「饶」),乃恬乃讴(或作「谣」)。
化成有代,思以息劳。
虚位而竢,奄忽(方作「勿随」)滔滔。
维德维绩,志于斯石,日远弥高。
(同前书卷三一)(按:王公为王仲舒。
碑文末云:「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请诗以揭之。
」称诗而不称铭,故录出。
)。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
?。

shēng rén zhī zhì , běn hū sī wén 。
yǒu shì qí mò , ér wàng qí yuán , qiè jìn mèi lòu , dào yóu shì yīn 。
yǒu zhì qí běn , ér ní gǔ chén , dāng yòng ér yū , guāi lì bù shēn 。
jiào shì èr zhě , qí guò yě jūn 。
qí měi wáng gōng , zhì rú zhī běn , dá shì zhī jīng 。
zhì zhì ér jī , hán hán ér tíng 。
wěi wèi huá yīng ( yī zuò 「 yīng huá 」 ) , bù jīn bù yíng 。
shú bō qí xīn ? shú fā qí míng ? jiè rán ér jū , shì yǒu yǐ qīng 。
fū wén dì jiē , zhuó liè shì cóng , yǐ zhōng yuǎn míng , yǒu zhí yǒu fěng 。
biàn è jiān ( huò zuò 「 shèng 」 ) kěn , jù xié bù yòng 。
xiù chū bān háng , nǎi dòng dì mù 。
dì shěng jié xīn , ēn gù rì wò 。
xiáng yú láng shǔ , qiān yú jìn mì 。
fā dì zhī lìng , jiǎn gǔ ér wèi 。
bù bǐ yú quán , yǐ zhí yǒu yuān , qiāo hàn cuò yà , jìng zāo chì bēn 。
jiǔ yān yú wài , lì shǒu dà fān 。
suǒ zhì jí sī , bì xī lì bìng , wěi kū yǐ gāo , yù yē ( huò zuò 「 yáng 」 ) yǐ xǐng , tǎn zhī chǎng zhī , bì jué qí jìng , jùn zhī yǒng zhī , shǐ ān qí yǒng 。
dì sī qí wén , fù mìng zhǎng gào 。
gōng qián wèi rén : 「 cǐ zhí yí shǎo , qǐ wú diāo jùn , yōng yǐ zì xiào 。
」 shàng jiè ( huò zuò 「 jí 」 ) qí shí , bǐ tǒng yú hóng 。
bū zhì yōu chú , jiān é gé fēng , qū bì yú mù , shì fù yú gōng 。
fāng hū ( huò zuò 「 píng 」 ) suǒ bù , jìn jué fú tú 。
fēng yǔ shùn yì , jīng dào yíng chóu 。
rén dé qí suǒ ( huò zuò 「 ráo 」 ) , nǎi tián nǎi ōu ( huò zuò 「 yáo 」 ) 。
huà chéng yǒu dài , sī yǐ xī láo 。
xū wèi ér sì , yǎn hū ( fāng zuò 「 wù suí 」 ) tāo tāo 。
wéi dé wéi jì , zhì yú sī shí , rì yuǎn mí gāo 。
( tóng qián shū juàn sān yī ) ( àn : wáng gōng wèi wáng zhòng shū 。
bēi wén mò yún : 「 jì yǐ gōng zhī dé kè ér cáng zhī mù yǐ , zǐ chū yòu qǐng shī yǐ jiē zhī 。
」 chēng shī ér bù chēng míng , gù lù chū 。
) 。

“俾统于洪”繁体原文

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左散騎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銘附詩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陳,當用而迂,乖戾不伸。
較是二者,其過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達士之經。
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韡爲華英(一作「英華」),不矜不盈。
孰播其馨?孰發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傾。
敷文帝階,擢列侍從,以忠遠名,有直有諷。
辨遏堅(或作「聖」)懇,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帝省竭心,恩顧日渥。
翔于郎署,鶱于禁密。
發帝之令,簡古而蔚。
不比于權,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歷守大藩。
所至極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暍(或作「暘」)以醒,坦之敞之,必絕其徑,浚之詠之,使安其泳。
帝思其文,復命掌誥。
公潛謂人:「此職宜少,豈無凋郡,庸以自效。
」上藉(或作「籍」)其實,俾統于洪。
逋滯攸除,姦訛革風,祛蔽于目,釋負于躬。
方乎(或作「平」)所部,禁絕浮屠。
風雨順易,秔稻盈疇。
人得其所(或作「饒」),乃恬乃謳(或作「謠」)。
化成有代,思以息勞。
虛位而竢,奄忽(方作「勿隨」)滔滔。
維德維績,志于斯石,日遠彌高。
(同前書卷三一)(按:王公爲王仲舒。
碑文末云:「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請詩以揭之。
」稱詩而不稱銘,故錄出。
)。

“俾统于洪”全诗注音

shēng rén zhī zhì , běn hū sī wén 。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yǒu shì qí mò , ér wàng qí yuán , qiè jìn mèi lòu , dào yóu shì yīn 。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yǒu zhì qí běn , ér ní gǔ chén , dāng yòng ér yū , guāi lì bù shēn 。

有志其本,而泥古陈,当用而迂,乖戾不伸。

jiào shì èr zhě , qí guò yě jūn 。

较是二者,其过也均。

qí měi wáng gōng , zhì rú zhī běn , dá shì zhī jīng 。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达士之经。

zhì zhì ér jī , hán hán ér tíng 。

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wěi wèi huá yīng ( yī zuò 「 yīng huá 」 ) , bù jīn bù yíng 。

韡为华英(一作「英华」),不矜不盈。

shú bō qí xīn ? shú fā qí míng ? jiè rán ér jū , shì yǒu yǐ qīng 。

孰播其馨?孰发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倾。

fū wén dì jiē , zhuó liè shì cóng , yǐ zhōng yuǎn míng , yǒu zhí yǒu fěng 。

敷文帝阶,擢列侍从,以忠远名,有直有讽。

biàn è jiān ( huò zuò 「 shèng 」 ) kěn , jù xié bù yòng 。

辨遏坚(或作「圣」)恳,巨邪不用。

xiù chū bān háng , nǎi dòng dì mù 。

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dì shěng jié xīn , ēn gù rì wò 。

帝省竭心,恩顾日渥。

xiáng yú láng shǔ , qiān yú jìn mì 。

翔于郎署,骞于禁密。

fā dì zhī lìng , jiǎn gǔ ér wèi 。

发帝之令,简古而蔚。

bù bǐ yú quán , yǐ zhí yǒu yuān , qiāo hàn cuò yà , jìng zāo chì bēn 。

不比于权,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jiǔ yān yú wài , lì shǒu dà fān 。

久淹于外,历守大藩。

suǒ zhì jí sī , bì xī lì bìng , wěi kū yǐ gāo , yù yē ( huò zuò 「 yáng 」 ) yǐ xǐng , tǎn zhī chǎng zhī , bì jué qí jìng , jùn zhī yǒng zhī , shǐ ān qí yǒng 。

所至极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暍(或作「阳」)以醒,坦之敞之,必绝其径,浚之咏之,使安其泳。

dì sī qí wén , fù mìng zhǎng gào 。

帝思其文,复命掌诰。

gōng qián wèi rén : 「 cǐ zhí yí shǎo , qǐ wú diāo jùn , yōng yǐ zì xiào 。

公潜谓人:「此职宜少,岂无凋郡,庸以自效。

」 shàng jiè ( huò zuò 「 jí 」 ) qí shí , bǐ tǒng yú hóng 。

」上藉(或作「籍」)其实,俾统于洪。

bū zhì yōu chú , jiān é gé fēng , qū bì yú mù , shì fù yú gōng 。

逋滞攸除,奸讹革风,祛蔽于目,释负于躬。

fāng hū ( huò zuò 「 píng 」 ) suǒ bù , jìn jué fú tú 。

方乎(或作「平」)所部,禁绝浮屠。

fēng yǔ shùn yì , jīng dào yíng chóu 。

风雨顺易,秔稻盈畴。

rén dé qí suǒ ( huò zuò 「 ráo 」 ) , nǎi tián nǎi ōu ( huò zuò 「 yáo 」 ) 。

人得其所(或作「饶」),乃恬乃讴(或作「谣」)。

huà chéng yǒu dài , sī yǐ xī láo 。

化成有代,思以息劳。

xū wèi ér sì , yǎn hū ( fāng zuò 「 wù suí 」 ) tāo tāo 。

虚位而竢,奄忽(方作「勿随」)滔滔。

wéi dé wéi jì , zhì yú sī shí , rì yuǎn mí gāo 。

维德维绩,志于斯石,日远弥高。

( tóng qián shū juàn sān yī ) ( àn : wáng gōng wèi wáng zhòng shū 。

(同前书卷三一)(按:王公为王仲舒。

bēi wén mò yún : 「 jì yǐ gōng zhī dé kè ér cáng zhī mù yǐ , zǐ chū yòu qǐng shī yǐ jiē zhī 。

碑文末云:「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请诗以揭之。

」 chēng shī ér bù chēng míng , gù lù chū 。

」称诗而不称铭,故录出。

) 。

)。

“俾统于洪”全诗翻译

译文:
生活中治理社会的道理,源自于文化教化。有些人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变得浅薄愚昧,导致道路被堵塞。而有些人则注重问题的本质,却过于固守旧观念,刻板而迂腐,导致思维僵化不能发展。比较这两种态度,它们的错误程度都相当。

真正美德的王公,他们的志向是儒者的本源,行为符合士人的规范。他们行事有秩序,言谈有涵养。他们不自夸,也不过分自满。他们的馨香散播出去,他们的光明照耀四方。他们保持独立的姿态,吸引了士人朋友倾慕之情。他们受命于文帝,被列为侍从,以忠诚和远见著称,有直率而有深刻的批评。他们能辨别、阻止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的人,不被邪恶之徒所利用。他们的才华超出常人,引起了帝王的注意和赏识。帝王认真审视他们的心意,慷慨施恩。他们受命于朝廷,升入高位,被任命为监察官,严厉清理古老的积弊。他们不与权力相比,而是坚持自己的正义,敲打打压暗害之辈,最终遭到排斥和放逐。长期滞留在外地,历经守护大边疆。无论到达何处,都极其思念故乡,必定全力治理疾苦,扶持衰落,使干枯的地方充满活力,让炎热的气候清爽起来。他们将帝王的文献进行整理,使古代的智慧得以流传。不违背职责,使国家统一。消除隐匿的害群之徒,改革虚伪之风,清除视线上的阻障,减轻身上的负担。他们对所辖地区进行平整,禁止无益的游手好闲者。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们得到应得的回报,因而感到安逸快乐。他们引导时代的变化,以期休息劳动。他们虽然是空缺之位,但行事严谨,以决断的态度应对万事。

维护美德和业绩,志在这块石头上,日久天长,逐渐变得高远无尽。(以上内容来源于书卷三一,据碑文末所载:「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请诗以揭之。」这里称之为诗而不是铭文,因此被记录在这里。)

“俾统于洪”总结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的《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附诗》,可以标签为:颂扬、赞美。
这首诗赞美的是太原王仲舒,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学为主题。诗中首先指出人治国本应依循文化道德,但时人往往追求功利,忘记了这一源头,因此社会陷入昏暗。作者认为王仲舒是理想的士人典范,他秉持儒家之道,深谙经典,品德高尚,不自夸不自满,精通经典,而不固步自封。他的美德犹如华英般绚丽而不矫揉造作,他的才学被尊重,而他却保持谦逊。
王仲舒在政治上也表现出色,他坚守原则,不曲从权势,主持公正,能辨别是非,不被邪恶所动摇,因此赢得了皇帝的喜爱和信任。他的才华和清廉使他脱颖而出,成为朝廷的重要人物。
最后,诗中提到了王仲舒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励志不倦,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他的行为和品德被誉为代代可效,他的名声日益显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铭文的方式,颂扬了王仲舒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学,赞美了他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卓越贡献。作者以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王仲舒的深切敬意和钦佩之情。

“俾统于洪”诗句作者韩愈介绍: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爲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爲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爲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讨淮西,请爲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谏迎佛骨,谪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凑,归,转吏部。爲时宰所构,罢爲兵部侍郎,寻复吏部。卒,赠礼部尚书,諡曰文。愈自比孟轲,辟佛老异端,笃旧恤孤,好诱进後学,以之成名者甚衆。文自魏晋来,拘偶对,体日衰,至愈,一返之古。而爲诗豪放,不避麤险,格之变亦自愈始焉。集四十卷,内诗十卷,外集遗文十卷,内诗十八篇,今合编爲十卷。更多...

“俾统于洪”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