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今识者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於今识者稀”出自哪首诗?

答案:於今识者稀”出自: 宋代 林希逸 《赠僧宗仁回江西》,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wū jīn shí zhě xī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2:“於今识者稀”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於今识者稀”的上一句是: 少别溪干去 , 诗句拼音为:shǎo bié xī gān qù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3:“於今识者稀”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於今识者稀”的下一句是: 腰包留一鉢 , 诗句拼音为: yāo bāo liú yī bō ,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於今识者稀”全诗

赠僧宗仁回江西 (zèng sēng zōng rén huí jiāng xī)

朝代:宋    作者: 林希逸

少别溪干去,於今识者稀
腰包留一鉢,顶相称三衣。
未得逢渔住,还如化鹤归。
马驹江上有,着意访禅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shǎo bié xī gān qù , wū jīn shí zhě xī 。
yāo bāo liú yī bō , dǐng xiāng chèn sān yī 。
wèi dé féng yú zhù , huán rú huà hè guī 。
mǎ jū jiāng shàng yǒu , zhuó yì fǎng chán jī 。

“於今识者稀”繁体原文

贈僧宗仁回江西

少別溪干去,於今識者稀。
腰包留一鉢,頂相稱三衣。
未得逢漁住,還如化鶴歸。
馬駒江上有,著意訪禪機。

“於今识者稀”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少别溪干去,於今识者稀。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腰包留一鉢,顶相称三衣。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未得逢渔住,还如化鹤归。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马驹江上有,着意访禅机。

“於今识者稀”全诗注音

shǎo bié xī gān qù , wū jīn shí zhě xī 。

少别溪干去,於今识者稀。

yāo bāo liú yī bō , dǐng xiāng chèn sān yī 。

腰包留一鉢,顶相称三衣。

wèi dé féng yú zhù , huán rú huà hè guī 。

未得逢渔住,还如化鹤归。

mǎ jū jiāng shàng yǒu , zhuó yì fǎng chán jī 。

马驹江上有,着意访禅机。

“於今识者稀”全诗翻译

译文:

少年别离溪水旁边走,如今懂得这首诗的人已经很少了。
腰包里只留着一个鉢,头顶上相当于穿了三件衣服。
还没找到渔樵居住的地方,就像一只化成仙鹤回归。
江边有匹年轻的马驹,我心怀意愿去寻找禅机。
这首诗描述了少年离开溪水,寻求更高境界的旅程。他身上只带着一个鉢和三件衣服,追求简朴的生活。虽然他还未找到渔樵居住的地方,但他心中已有禅机,决意追寻修行之路。

“於今识者稀”诗句作者林希逸介绍: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爲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佑六年(一二四六)召爲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着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爲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爲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於今识者稀”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