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叔父生日 其四 > 图形未肯上凌烟

“图形未肯上凌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图形未肯上凌烟”出自哪首诗?

答案:图形未肯上凌烟”出自: 宋代 苏过 《叔父生日 其四》,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tú xíng wèi kěn shàng líng yān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图形未肯上凌烟”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图形未肯上凌烟”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图形未肯上凌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图形未肯上凌烟”的下一句是: 欲了人间一大缘 , 诗句拼音为: yù le rén jiān yī dà yuán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图形未肯上凌烟”全诗

叔父生日 其四 (shū fù shēng rì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苏过

图形未肯上凌烟,欲了人间一大缘。
心法已传黄蘖要,形神自契赤松仙。
尔来卜筑安悬罄,空使苍生望济川。
不用丹砂留齿髪,见恒河性本依然。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tú xíng wèi kěn shàng líng yān , yù le rén jiān yī dà yuán 。
xīn fǎ yǐ chuán huáng niè yào , xíng shén zì qì chì sōng xiān 。
ěr lái bǔ zhù ān xuán qìng , kōng shǐ cāng shēng wàng jì chuān 。
bù yòng dān shā liú chǐ fà , jiàn héng hé xìng běn yī rán 。

“图形未肯上凌烟”繁体原文

叔父生日 其四

圖形未肯上凌煙,欲了人間一大緣。
心法已傳黄蘗要,形神自契赤松仙。
爾來卜筑安懸罄,空使蒼生望濟川。
不用丹砂留齒髪,見恒河性本依然。

“图形未肯上凌烟”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图形未肯上凌烟,欲了人间一大缘。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心法已传黄蘖要,形神自契赤松仙。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尔来卜筑安悬罄,空使苍生望济川。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不用丹砂留齿髪,见恒河性本依然。

“图形未肯上凌烟”全诗注音

tú xíng wèi kěn shàng líng yān , yù le rén jiān yī dà yuán 。

图形未肯上凌烟,欲了人间一大缘。

xīn fǎ yǐ chuán huáng niè yào , xíng shén zì qì chì sōng xiān 。

心法已传黄蘖要,形神自契赤松仙。

ěr lái bǔ zhù ān xuán qìng , kōng shǐ cāng shēng wàng jì chuān 。

尔来卜筑安悬罄,空使苍生望济川。

bù yòng dān shā liú chǐ fà , jiàn héng hé xìng běn yī rán 。

不用丹砂留齿髪,见恒河性本依然。

“图形未肯上凌烟”全诗翻译

译文:
图形不肯上升至高耸入云的地方,却欲为人间创造一个重要的因缘。
心法已经传授黄蘖的要诀,内外形神与赤松仙相契合。
自从来到这里卜筑安身,却仍然空着手使得苍生期盼着济川。
不需要依靠丹砂来保持年轻,见到恒河时性情本然如故。
全文总结:这篇古文描写了一个人物,他不愿意飞升至高远的境界,却有心为人间造福,掌握了心法的奥秘,并与仙人相通。然而,他在现世安身却没有行善济世,保持着本心,不追求长生不老。

“图形未肯上凌烟”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古诗《叔父生日 其四》是苏过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叔父寿辰的祝愿和对他的崇敬之情。诗中以山水、仙道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叔父长寿幸福的美好愿望。
首句“图形未肯上凌烟”,以凌烟为山川之象,意味着叔父未能登上巅峰,还有未完成的愿望。接着“心法已传黄蘖要”,表现了诗人对叔父的敬仰,黄蘖被视为仙草,传承心法,预示着叔父在仙道修行上已经有所领悟。
第二句“形神自契赤松仙”,赤松被认为是仙山之地,形神自契,意味着叔父已经与仙境相通,具备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接下来的两句提到“尔来卜筑安悬罄”,表现了叔父筑仙居的决心,虽然心愿未遂,但仍愿意为苍生谋福。
最后两句“不用丹砂留齿髪,见恒河性本依然”,诗人表达了对叔父长寿的祝愿,不需要丹砂延年,因为叔父的本性和生命力依然坚韧如恒河。
标签: 仙道、祝愿、山水

“图形未肯上凌烟”诗句作者苏过介绍: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後,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爲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着录均爲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爲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爲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卷。更多...

“图形未肯上凌烟”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