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神之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得神之祜”出自哪首诗?

答案:得神之祜”出自: 唐代 皮日休 《补周礼九夏系文 二》, 诗句拼音为: dé shén zhī hù

问题2:“得神之祜”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得神之祜”的上一句是: 我尸入矣 , 诗句拼音为: wǒ shī rù yǐ

问题3:“得神之祜”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得神之祜”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得神之祜”全诗

补周礼九夏系文 二 (bǔ zhōu lǐ jiǔ xià xì wén èr)

朝代:唐    作者: 皮日休

杳杳阴竹,坎坎路鼓。
我尸入矣,得神之祜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yǎo yǎo yīn zhú , kǎn kǎn lù gǔ 。
wǒ shī rù yǐ , dé shén zhī hù 。

“得神之祜”繁体原文

補周禮九夏系文 二

杳杳陰竹,坎坎路鼓。
我尸入矣,得神之祜。

“得神之祜”全诗注音

yǎo yǎo yīn zhú , kǎn kǎn lù gǔ 。

杳杳阴竹,坎坎路鼓。

wǒ shī rù yǐ , dé shén zhī hù 。

我尸入矣,得神之祜。

“得神之祜”全诗翻译

译文:
在茫茫烟雾中,阴暗的竹林中,有沉闷的鼓声传来。
我已身亡入葬,获得神明的庇佑。



总结:

诗人描述了一个神秘幽深的场景,似乎是在某种仪式或祭祀活动中。诗中提到了“阴竹”和“路鼓”,这些元素增添了神秘感和古老的氛围。诗人似乎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境遇,他已经“尸入矣”,这可能指他已经死亡或以某种方式加入了祭祀的仪式。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神明的庇佑,可能暗示着祭祀仪式的成功或对神明的恩赐。

总的来说,这首古诗通过诗人独特的叙述方式,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神秘而庄重的场景,展现出古人对祭祀和神明信仰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得神之祜”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独特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神秘与神明的敬畏与感悟。描绘了阴竹和坎坎的路鼓,烘托出神秘、幽邃、祥和的氛围,似乎将读者带入了祭祀的场景。"我尸入矣,得神之祜"表达了祭祀后感受到神灵祝福的心境,也突显了祭祀活动对古人生活的意义与信仰。整首诗简洁而质朴,意境深远。
标签: 祭祀、信仰、自然

“得神之祜”诗句作者皮日休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爲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爲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更多...

“得神之祜”相关诗句:

  • 得神之祜 出自 [唐] 皮日休 ·《补周礼九夏系文 二 》
  • 承神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雨师五首 送神用《欣安》。 》
  • 繄神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绍兴以後祀五方帝六十首 奉俎用《丰安》。 》
  • 笃神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天安殿册封五岳帝一首 神出入用《正安》。 》
  • 一门依倚神之祜 出自 [唐] 李嘉佑 ·《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
  • 何以速神祜 出自 [宋] 项安世 ·《人日从王安抚监湖上分韵得禹字成八十韵 》
  • 岂是因巫假神祜 出自 [唐] 元稹 ·《华之巫 》
  • 张祜诗牌妙入神 出自 [宋] 林逋 ·《孤山寺 》
  • 受天之祜 出自 [宋] 徐鹿卿 ·《明堂庆成颂 其二二 》
  • 受天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亲耕藉田七首 降坛。 》
  • 天降之祜 出自 [宋] 苏颂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赐赦宣德门 》
  • 受天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哲宗室用《重光》。 》
  • 皇祖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彻豆用《丰安》。 》
  • 受天之祜 出自 [宋] 司马光 ·《瞻彼南山诗 其二 》
  • 受天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绍熙元年恭上寿圣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尊号册宝十四首 其五 》
  • 对天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大中祥符封禅十首 太祖配坐酌献用《禅安》。 》
  • 笃天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祗奉天书六首 升降用《灵文》。 》
  • 受天之祜 出自 [宋] 邢凯 ·《上丞相平淮颂 》
  • 佑周之祜 出自 [宋] 郊庙朝会歌辞 ·《宁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四首 诣望燎位用《乾安》。 》
  • 梦溪笔谈载公之论书曰:书之神韵虽得于心 出自 [宋] 岳珂 ·《沈叡达书简帖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