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溪山兴未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吴越溪山兴未穷”出自哪首诗?

答案:吴越溪山兴未穷”出自: 宋代 苏轼 《与秦太虚参寥会於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wú yuè xī shān xīng wèi qióng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吴越溪山兴未穷”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吴越溪山兴未穷”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吴越溪山兴未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吴越溪山兴未穷”的下一句是: 又扶衰病过垂虹 , 诗句拼音为: yòu fú shuāi bìng guò chuí hóng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吴越溪山兴未穷”全诗

与秦太虚参寥会於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 其一 (yǔ qín tài xū cān liáo huì wū sōng jiāng ér guān yàn cháng xú ān zhōng shì zhì fēn yùn dé fēng zì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
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wú yuè xī shān xīng wèi qióng , yòu fú shuāi bìng guò chuí hóng 。
fú tiān zì gǔ dōng nán shuǐ , sòng kè jīn zhāo xī běi fēng 。
jué jìng zì wàng qiān lǐ yuǎn , shèng yóu nán fù wǔ rén tóng 。
zhōu shī bú huì liú lián yì , nǐ kàn xié yáng wàn qǐng hóng 。

“吴越溪山兴未穷”繁体原文

與秦太虛參寥會於松江而關彥長徐安中適至分韵得風字二首 其一

吳越溪山興未窮,又扶衰病過垂虹。
浮天自古東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風。
絕境自忘千里遠,勝游難復五人同。
舟師不會留連意,擬看斜陽萬頃紅。

“吴越溪山兴未穷”韵律对照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

“吴越溪山兴未穷”全诗注音

wú yuè xī shān xīng wèi qióng , yòu fú shuāi bìng guò chuí hóng 。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

fú tiān zì gǔ dōng nán shuǐ , sòng kè jīn zhāo xī běi fēng 。

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jué jìng zì wàng qiān lǐ yuǎn , shèng yóu nán fù wǔ rén tóng 。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zhōu shī bú huì liú lián yì , nǐ kàn xié yáng wàn qǐng hóng 。

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

“吴越溪山兴未穷”全诗翻译

译文:
吴越地区的山水景色依旧兴盛,又扶持着正在衰弱、患病的流年,就像一道卧虹横过天际。
这片天空自古以来就是东南水域的浮云所在,而今朝则是西北风将游客送走。
在这荒凉之地,人们忘记了身处千里之遥的孤寂,难得一见的胜境也难以再与五位同伴共享。
舟船的水师并不想停留,他们打算观赏那橙红色的斜阳照耀在无尽的碧波上。
全文总结:这篇古文描绘了吴越地区的山水景色兴盛但同时也面临衰弱与疾病的困扰。天空中浮云飘荡,风向改变,游客也随之离去。尽管身处荒凉之地,但人们却能忘记孤寂,欣赏胜境,然而这些美好的时刻难以再与亲友共享。舟师不愿停留,计划在斜阳将万顷碧波染成橙红色的时刻起航。

“吴越溪山兴未穷”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在吴越溪山中的游览感受,以及与友人的欢聚。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联: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
诗人以"吴越溪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水画,暗示着这里风景如画,而"兴未穷"则表达了他的游兴未尽,意犹未尽。"又扶衰病过垂虹"表明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但依然愿意跋涉山水之间,这里的"垂虹"也增添了一份神秘和仙境感。
次联: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这里继续强调了吴越地区的美丽,将其与东南水域相提并论。"送客今朝西北风"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西北风带着寒意,与前文的兴致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联: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这里表现了诗人在这山水之间仿佛忘却了一切,一切的忧虑和烦恼都变得微不足道,仿佛"千里远"的绝境一去不复返。"胜游难复五人同"则意味着美景难得,与友人共游更是难能可贵。
末联: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
最后两句表达了友人即将离开的情感,"舟师不会留连意"暗示友人已经准备启程,"拟看斜阳万顷红"则展望了斜阳映照下的美景,抓住了一瞬间的壮丽。

“吴越溪山兴未穷”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吴越溪山兴未穷”相关诗句: